首页> 中文学位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h】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物候期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3.2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3.4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产量及其综合效益的影响

3.5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物候期的影响

4.2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的影响

4.3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功能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4.4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4.5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产量及综合效益的影响

4.6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5.1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物候期的影响

5.2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的影响

5.3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5.4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麦套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于2016-201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济麦22、花生品种山花108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为4个麦套播期处理,同时设收麦后夏直播(6月11日)和夏播覆膜(6月13日)栽培,系统研究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物候期的影响 不同播期所处气象因子不同是造成花生物候期差异的主要原因。随播期推迟生育进程加快,出苗期、苗期、花针期生育期天数明显减少,全生育期天数逐渐缩短,最晚播期较最早播期减少21 d。气象因子中 >10℃积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均随播期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产量形成期(结荚期至成熟期)日照时数与 >10℃积温随播期推迟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以5月25日播期处理最高。说明适期套种花生生育后期能获得较高的积温和日照时数,利于荚果发育成熟;套种过早,花生苗期温度较低导致生育进程延迟;夏直播与夏直播覆膜处理花针期前生育进程较麦套花生缩短11~21 d,这是夏直播花生生育的优势,但产量形成期短,荚果饱满度差限制了夏花生产量的提高。 2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育特性的影响 在小麦与花生共生期,花生主茎高、侧枝长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5月20日之前套种的花生主茎高达10 cm以上,易形成高脚苗;至花针期,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播期推迟呈逐渐上升趋势,表现为夏播覆膜>夏直播>麦套花生;花针期后,麦套花生营养生长加快,植株性状和干物质积累量以5月25日播期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夏直播与夏播覆膜处理,而夏播覆膜处理较夏直播处理叶面积系数高,从而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 3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在花生生育前期,夏直播与夏播覆膜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同时硝酸还原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与根系活力均高于麦套花生,可有效促进花生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麦套花生各生理活性指标显著高于夏直播和夏播覆膜处理,以5月25日播期处理最高。表明麦套花生可以提高生育中后期花生生理活性,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进而增加光合产物积累。 4 播期对麦油两熟制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随播期推迟,荚果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5月25日播期处理花生产量最高,较5月15日、5月20日、5月30日播期处理分别提高28.7%、7.9%、9.9%;而夏直播处理荚果产量最低。从产量构成因素看,随播期推迟,公斤果数与公斤仁数显著增加,出仁率逐渐降低,单株结果数以5月25日播期处理最高。说明适期套种通过提高单株结果数与出仁率,降低公斤果数与公斤仁数来提高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从经济效益来看, 5月25日播期综合效益最高,5月15日播期与夏直播处理综合效益处于最低值。 不同播期处理花生品质存在显著差异。随播期推迟,粗脂肪含量、O/L比值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早播可以提高油酸、硬脂酸、花生酸相对含量,以5月20日播期含量最高;晚播利于提高亚油酸、棕榈酸、花生烯酸、山嵛酸的相对含量,以夏直播处理含量最高;而对廿四烷酸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随播期推迟氨基酸总含量显著增加,其中苯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和丙氨酸在不同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以夏直播处理氨基酸总含量最高。 在麦油两熟双高产田条件下,如人力和物力充足,宜选用麦田套种方式,最佳播期为5月25日;在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夏直播花生宜采用覆膜栽培,力争早播,适当增加密度和适期晚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