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以N县为例
【6h】

地方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以N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公有制经济

2.1.2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政府管理创新理论

3. N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概况

3.1 N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势

3.1.1 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3.1.2 驱动条件逐渐转变

3.1.3 竞争环境有了改善

3.1.4 对信息支撑越来越重视

3.1.5 管理模式更加科学

3.1.6 市场拓展活动活跃

3.2 N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劣势

3.2.1 比较优势不突出

3.2.2 信息渠道不畅,企业融资能力弱

3.2.3 企业发展后劲差

3.2.4 企业自我定位不准

3.2.5 外部交易成本过高,竞争压力大

3.2.6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4. N县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

4.1 N县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动机

4.1.1 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

4.1.1.1 放管服改革提供政策支持

4.1.2 非公有制经济对推动N县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4.2 N县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举措

4.2.1 制定发展政策

4.2.2 注重对企业的扶持

4.2.3 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

4.2.4 注重产业平台建设

4.2.5 加强金融服务

4.2.6 优化发展环境

4.2.7 注重市场监管

4.3 N县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1 政策解读不详细、宣传不到位

4.3.2 融资瓶颈有待破解

4.3.3 人才紧缺问题较为突出

4.3.4 服务平台建设缺口较大

5.N县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

5.2 管理主体分散不协调

5.3 融资服务缺乏长效机制

5.4 在人力资源方面保障有限

6. N县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6.1确保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6.2 各部门协同合作促进企业创新

6.3 不断提高融资服务水平

6.4 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人才开发

7.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也已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源。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当前国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模式起到了有效规范作用,而其发展活力得到增强以后,潜移默化中,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都对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肯定,国家最近出台的放管服改革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决策中都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部署要求,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氛围并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虽然当前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趋势十分良好,但依旧也存在一些不足,且极需要改进。 根据调查研究,N县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表现为全县中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企业发展从传统制造迈向智造、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由无序竞争转向集群发展、对信息支撑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模式更加科学、由只注重生产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开拓并行转变。虽然非公经济发展有很大改善,可仍出现以下问题:比较优势不突出,总量仍然偏小;信息渠道不畅,企业融资能力弱;企业发展后劲差,企业员工素质较低;企业盲目发展扩张现象严重、自我定位不准;外部交易成本过高,竞争压力大;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根据N县发展现状与问题,N县政府积极提供非公经济服务:健全发展机制、加快企业培育、引领中小企业由技术创新向全方位创新转变、加快产业集群平台建设、改善金融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搭建联系桥梁。N县政府积极提供非公经济服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策解读不详细、宣传不到位,融资瓶颈有待破解,人才紧缺问题较为突出,服务平台建设缺口较大。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管理主体分散不协调,融资服务缺乏长效机制,在人力资源方面保障有限。根据对N县非公经济发展、以及N县政府服务非公经济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N县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最后对研究内容做出结论与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