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研究
【6h】

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3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2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1.5创新与不足

1.5.1研究的创新

1.5.2研究的不足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养老机构

2.1.2农村敬老院

2.1.3入住老人

2.1.4照护

2.1.5满意度

2.2理论基础

2.2.1罗尔斯公平理论

2.2.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福利多元化理论

2.2.4满意度理论

2.3本章小结

3泰安市人口老龄化及农村敬老院发展状况分析

3.1人口老龄化状况分析

3.2农村敬老院发展状况分析

3.2.1 农村敬老院发展历程

3.2.2农村敬老院现状分析

3.2.3农村敬老院存在问题

3.3本章小结

4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状况分析

4.1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4.1.1数据来源

4.1.2样本特征

4.2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分析

4.2.1基本生活照料

4.2.2医疗服务

4.2.3精神慰藉

4.2.4养老环境

4.3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3.1研究假设

4.3.2 变量的选择

4.3.3实证分析

4.3.4结果讨论

4.4本章小结

5提高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5.1农村敬老院方面

5.1.1完善养老服务内容,关注老人身心发展

5.1.2 转变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走专业化道路

5.1.3促进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

5.2社会方面

5.2.1社会组织参与敬老院建设

5.2.2完善志愿者服务,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5.2.3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活动,形成浓厚氛围

5.3老人方面

5.3.1转变养老思想,增加对敬老院认可度

5.3.2主动调整养老期待

5.4政府方面

5.4.1加大政府投入,减少老人担忧度

5.4.2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监管

5.4.3提高敬老院员工待遇

5.4.4鼓励创新,多元化发展

6研究结论及展望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严重,“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及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压力随着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不断加重,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农村养老机构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农村敬老院作为发展较早的农村养老机构,如何发挥好农村养老作用,承担好农村老龄化重担意义重大。 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罗尔斯公平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化理论和满意度理论,从实际出发,选取泰安市农村敬老院的入住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泰安市农村敬老院的状况及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的对策,以期对其它地区敬老院发展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泰安市农村敬老院照护内容较全面,但有些地方需要加强。农村敬老院在基本生活照料、养老环境方面做得较好,在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方面有待加强。应在以后的发展中注意不足之处,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增加老人满意度。 (2)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ISM模型对入住敬老院老人照护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人员态度、人际关系、对未来生活担忧度、参加活动频率、社会参与程度、身体状况、收入水平和政府投入力度这8个影响因素对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它们之间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影响因素系统。 (3)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提出了提高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入住老人照护满意度的对策,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农村敬老院注重自身建设,照顾好、服务好、满足好老人;二是社会方面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养老事业中,形成良好的社会养老氛围;三是老人主动参与社会养老中来,转变思想观念,而入住老人调整养老预期,真正把敬老院当做自己的家;四是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管理作用,促进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泰安市农村敬老院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才能让老人的照护满意度得到提高,才能让老人真正享受晚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