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生界油藏类型及成藏机理
【6h】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生界油藏类型及成藏机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ONTENTS

1 绪论

1.1 前 言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1.4 投入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总体概况

2.2 地层系统简述

2.3 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

2.4、华池油田沉积与构造特征

2.5 靖安油田沉积与构造特征

3 油藏的类型及特征

3.1 油藏类型划分依据

3.2 侏罗系油藏类型

3.3 三叠系油藏类型

3.4 小结

4 油藏的成藏机理

4.1 油气的生成

4.2 油气的运移

4.3 油气的聚集和成藏

5 油藏的分布规律

5.1 基底断裂与油藏分布

5.2 早侏罗古河流与油藏的分布

5.3 隆起构造与油藏分布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晚三叠系延长组和早侏罗系的延安组,陕北斜坡集中了盆地90%以上的石油储量。油气来源于延长组的湖相沉积体系。
  受沉积相、构造条件、运移条件的影响,陕北斜坡中生界油藏的类型是丰富多彩的。总体上讲延长组长8、长7、长6、长4+5油层组多岩性油藏,长2、长3及侏罗系的油藏多构造-岩性油藏,局部区域又因各自的地质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华池油田延长组发育了一套深湖-浅湖-三角洲相沉积,油藏多集中在长3层段三角洲相沉积体系中,构造控制作用有限,多为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延安组底部发育了一套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油藏以延10段为主,受构造条件控制明显,为构造油藏或构造-岩性油藏,延8、延9层段地形起伏减小,主要接受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受岩性变化控制作用加强,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靖安油田延长组长6、长2等主力油层的油气藏多分布于该时期形成的大型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其中长6、长4+5油藏为岩性油藏或构造-岩性油藏,长2层位油藏多为构造-岩性油藏;侏罗系的油藏油藏类型多为构造-岩性油藏。可以归纳为延长组自下而上,油藏受构造条件控制逐渐加强,受岩性条件控制减弱;而延安组则是延10受构造影响强于延8、延9油层组。
  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丰富的烃源岩、完好的储盖组合、基底活动形成的断裂、裂缝等因素,而其分布多与三角洲砂体带、基底活动带、局部隆起等因素相关。侏罗系油藏的形成多与早侏罗古河道及临近的延长组油藏有较密切的联系,其分布多集中在距离古河谷较近的古残丘侧翼及压实构造与下覆地层隆起部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