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PP后处理中卫星钟差内插方法研究
【6h】

PPP后处理中卫星钟差内插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GPS精密单点定位发展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2.1 概述

2.2 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原理及解算过程

2.3 GPS精密单点定位的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

2.4 GPS精密单点定位数据预处理

2.5 本章小结

3 PPP后处理中卫星钟差内插方法研究及精度分析

3.1 概述

3.2 GPS精密卫星钟差内插的原理及方法

3.3 GPS精密卫星钟差内插精度比较分析

3.4 GPS两种卫星钟差模型内插精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最近几年一项新兴的GPS定位技术发展了起来,即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它主要利用GPS精密卫星星历及卫星钟差和比较完整的物理改正模型,改正定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误差,把通过单台接收机采集到的非差伪距和相位观测数据作为观测值来进行定位,可以达到分米甚至厘米级别的精度。由于精密单点定位在进行静态或者动态独立作业过程中只需利用一台接收机,并且能够确定卫星在 ITRF框架下的三维坐标,因此在大地测量的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GPS界研究的热点。
  在GPS精密单点定位中,卫星钟差是影响GPS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GPS原子钟频率高,外界及其本身因素对其影响比较大,很难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因此要达到GPS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要求,就必须提高GPS卫星钟差的精度。在精密单点定位的后处理中改正卫星钟差是提高其精度的必要手段。
  本文简单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的发展现状、原理及算法,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各项误差及改正措施。研究了五种卫星钟差的内插方法,详细叙述了这几种常用内插方法的原理及公式,并通过编程实现其算法,用这五种算例对不同类型的卫星钟进行比较,分析各种内插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得出对于钟差变化稳定的卫星钟来说,线性内插方法最优;对于存在很大抖动的卫星钟,三次样条插值的内插效果最稳定。研究了不同数据模型的卫星钟差,主要比较了内插点附近时间段模型和24小时时间段模型的精度,得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选择内插点附近时间段模型来进行,既满足了精度要求,又节省了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