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煤矿事故模型及风险预控方法研究
【6h】

煤矿事故模型及风险预控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煤矿事故统计分析

2.1我国煤矿总体安全状况

2.2主要产煤国安全状况

2.3煤矿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2.4 本章小结

3煤矿事故致因模型研究

3.1事故模式理论分析

3.2煤矿事故致因模型研究

3.3本章小结

4煤矿企业风险预控方法研究

4.1煤矿风险预控的目标与程序

4.2危险源预控管理

4.3隐患预控管理

4.4人的不安全行为预控管理

4.5本章小结

5煤矿风险预控效果评价方法

5.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评价方法设计

5. 3评价分级及对策措施

5.4本章小结

6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6.1 系统分析

6.2系统设计

6.3 系统应用方法

6.4 本章小结

7岱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7.1岱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技术应用

7.2岱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效果评价

7.3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多重事件故连锁模式等事故模式理论为依据,以轨迹交叉论为切入点,在对我国煤矿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煤矿安全生产因素进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轨迹交叉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包含信息因素、环境因素在内的适合我国煤矿企业的事故轨迹交叉模型,并依据煤矿事故轨迹交叉模型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轨迹变换管控模式。
  在轨迹变换管控模式的指导下,研究提出了煤矿企业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危险源预控管理、隐患预控管理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预控管理。危险源预控管理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鱼刺图分析等系统安全分析法进行危险源辨识,运用风险矩阵法进行危险源评估分级,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划分为5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管理标准,编制风险管理表,并提出了危险源动态管理以及预警方法。对失控的物、环方面危险源进入隐患预控管理环节,建立隐患库及对策库,并落实从现场问题查出—录入系统—整改处理—复检确认—问题消减的隐患闭合管理。对失控的人方面的危险源进入人的不安全行为预控管理环节,按行为痕迹、发生频率、风险等级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划分,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及处罚措施,并建立三违库和对策库。研制了基于B/S模式的、网络版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信息系统,为煤矿风险预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平台。
  为评价风险预控效果,本文提出运用指数法进行煤矿风险预控效果评价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基础分值并给出评价结果的确定方法、评价分级方法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为计算方便,编制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的计算机应用程序。
  最后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岱庄煤矿,运用“五步控制法”保障岱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运用指数评价法对岱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等级为优,并分析了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在岱庄煤矿的实际运用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著录项

  • 作者

    赵娟;

  •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 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曹庆贵;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D771;
  • 关键词

    煤矿事故; 轨迹交叉模型; 风险预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