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济阳坳陷地层米氏旋回性比较研究
【6h】

济阳坳陷地层米氏旋回性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济阳坳陷地质基本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3 旋回地层学研究

3.1 旋回地层学基本概念

3.2 全球旋回地层学

3.3 米兰科维奇旋回的识别研究

4 济阳坳陷米氏旋回识别

4.1 上古生界米氏旋回识别

4.2 中生界米氏旋回识别

4.3 东营组米氏旋回识别

4.4 馆陶组米氏旋回识别

5 济阳坳陷米氏旋回性比较

5.1 比较学研究

5.2 米氏旋回纵向对比研究

5.3 米氏旋回横向对比研究

6 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沉积学、旋回地层学、比较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以济阳坳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析地层的米氏旋回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小波变换模极值法对多口钻井的自然伽玛(GR)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米氏旋回的识别,探讨了米氏旋回的地质意义,对于进一步研究济阳坳陷的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选取济阳坳陷王古1、车古29等多口钻井的上古生界、中生界、东营组以及馆陶组进行分析,对不同层位米氏旋回的保存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上古生界与馆陶组都存在优势旋回层且旋回层厚度变化范围不大,中生界及东营组保存的米氏层厚度变化范围较大,优势旋回层不明显。结合地层缺失率的计算可以得出,中生界由于受到强烈构造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层在后期构造运动中被剥蚀掉了。对多口钻井进行了单井沉积相划分,发现米氏旋回中较小的岁差周期比较容易保存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沉积环境中,而较长的周期,如黄赤交角周期、偏心率短周期,则更容易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沉积环境中保存。
  对同一层位米氏旋回层的厚度进行了对比,根据相邻钻井同种米氏周期时段内形成的岩层厚度变化与沉积物迁移方向的关系,结合井位分布位置得到济阳坳陷在馆陶组沉积时期济阳坳陷沉积物迁移方向总体为SW至NE向,这一结果与前人所做研究得到的古水流方向相同,证明了在同一构造区,相邻区域不同的周期厚度可以反映该构造区某一时期的沉积物迁移方向,进而可以推断古水流的主体流向。运用相同的方法,判断出上古生界沉积物的迁移方向为从北到南。通过对东营组地层用米氏周期厚度判断出的沉积物堆积中心与用总厚度判断出的堆积中心进行对比,得出沾化凹陷和东营凹陷在东营组时期地层的缺失情况较其他两个凹陷严重,这与两个凹陷钻井东营组层段的米氏旋回保存情况较差相一致,说明后期的构造运动对米氏旋回的保存有一定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