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维酮碘腹腔冲洗对结直肠癌大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6h】

聚维酮碘腹腔冲洗对结直肠癌大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符号说明

前言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腹腔冲洗对结直肠癌大鼠小肠粘膜的影响。 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5周龄,给予大鼠腹腔单次注射氧化偶氮甲烷剂量为15 mg·kg-1,1周后予以大鼠饮用3个循环3%葡聚糖硫酸钠盐(3%葡聚糖硫酸钠饲喂7d+正常饮水14d为一个循环)制备结直肠癌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结直肠癌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N组)和聚维酮碘组(P组),每组8只。S组为假手术组,麻醉后行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不给予腹腔冲洗;N组麻醉后行腹部正中切口,予以生理盐水7mL·kg-1冲洗腹腔;P组麻醉后行腹部正中切口,予以0.45%~0.55%聚维酮碘溶液7mL·kg-1冲洗腹腔;建立有创颈动脉测压后记录冲洗前(T0)、冲洗后5 min(T1)、冲洗10 min(T2)、冲洗后15 min(T3)、冲洗后20 min(T4)、冲洗后25 min(T5)及冲洗后3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抽取大鼠颈动脉血检测冲洗前(T0)及冲洗后30 min(T6)时刻血气。于冲洗前(T0)及冲洗后30min(T6)抽取腹腔液体检测蛋白浓度;于冲洗后30min(T6)抽取门静脉血1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D-乳酸浓度和内毒素浓度;取小肠粘膜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和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T0时S组、N组及P组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与T0时比较,T1至T6各时间点S组和N组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P组MAP和HR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冲洗后T1至T6各时间点与S组和N组比较,MAP和H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S组、N组及P组pH值、BE值、HCO3-浓度及血L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T6时P组pH值、BE值、HCO3-浓度较T0明显降低,血LA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组与S组和N组比较,T6时点pH值、BE值、HCO3-浓度显著降低,血LA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液蛋白浓度在冲洗后N组较S组降低,P组较S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P组血浆内毒素浓度及血浆D-乳酸浓度明显高于S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S组相邻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完整清晰的,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排列整齐;N组大鼠的紧密链接和微绒毛形态无明显变化,与S组相似;P组紧密连接模糊不清或消失。此外,细胞间隙宽。微绒毛破坏,稀疏,排列不规则。 结论:聚维酮碘腹腔灌洗可损伤结直肠癌大鼠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增加肠上皮通透性,导致细菌移位释放内毒素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乳酸性酸中毒及内毒素性休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