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动态观察的研究
【6h】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动态观察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5.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玻璃体切割术后一过性和持续性高眼压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持续的眼压升高可导致患者视力的严重损害,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植入术后24小时到3个月内的眼压变化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视网膜脱离51例51只眼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详细记录病史、眼部检查、手术情况,非接触式眼压计分别测量术前、术后2、4、6、24小时,第2、3天,第1、2周、第1、2、3个月的眼压,高眼压的诊断标准为眼压≥21mmHg,分析术后高眼压动态变化规律、影响术后高眼压发生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眼内手术史及术中是否行眼内光凝等多种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2、4、6、24小时的眼压分别为(29.21±9.56)mmHg、(26.47±8.82)mmHg、(24.87±8.15) mmmHg、(23.28±4.75)mmHg,分别与高眼压(21mmHg)比较P值为(P=0.000。P=0.001,P=0.001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只眼中,发生高眼压的25只眼中术后2小时达高峰的16只眼(64%),术后4小时达高峰的4只眼(16%),术后6小时达高峰的5只眼(20%),术后一周时,18只眼(86%)的眼压恢复正常,术后2周时22只眼(94%)的眼压恢复正常。在发生高眼压的25只限中,发病率是49.12%,其中男性和女性高眼压的发病率分别为48.28%、50.0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5,P=0.903),男性、女性不同年龄组术后高眼压的发病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430,0.667)。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病率以糖尿病性网脱和外伤性网脱为最高,分别为(69.23%、70.00%;P<0.05)。既往有眼内手术史组较既往无眼内手术史组高(X<'2>=5.027,α=1,P=0.025)。术中行视网膜光凝组与未行视网膜光凝组的发病率分别为(72.22%、36.36%),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993,α=1.P=0.014)。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这些危险因素均不是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根据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可以判断危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大小,得出术中行视网膜光凝对高眼压发生相对危险性最大,其次依次为原发病、既往眼内手术史。 结论: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植入术后眼压高峰发生在术后2小时,高眼压的持续时间短,94%患者在术后2周时眼压可恢复正常。引起术后高眼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与患者原发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既往眼内手术史、术中眼内是否行网膜光凝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