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成才的激励机制
【6h】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成才的激励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ABSTRACT

第一部分激励机制的含义

一、激励的中、英文含义

二、西方心理学家对激励概念的解释

三、激励与去激励因素的连续带模式

四、激励机制的内涵

第二部分研究高职学生成才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研究高职教育学生成才激励机制的意义

第三部分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样本的组成

第四部分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高职学生需要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高职学生需要的相对强度

(二)高职学生需要的结构模式

(三)高职学生需要的基本特征

二、高职学生成才激励因素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高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评价

(二)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因素的相对强度

(三)理想、价值观、自信心、满意感

(四)心理品质

第五部分高职学生成才的激励模式和激励机制

一、高职学生成才的激励模式

(一)激励过程的一般模式

(二)高职学生的需要和激励因素

(三)高职学生成才的激励模式

二、高职学生成才的激励机制

(一)尊重、理解并满足学生的主导需要是高职学生成才激励机制的前提

(二)把培养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追求是高职学生成才激励机制的最高境界

(三)教师行为和榜样激励是高职学生成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四)精神激励是高职学生成才激励机制的核心

附1

附2

参考文献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该研究目的是在调查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需要及激励因素基础上,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确定高职学生成才的激励模式和激励机制.研究采用问卷及个别访谈方式,对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共分两部分.需要调查问卷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在校高职学生特点拟定的;激励因素调查问卷是采用Keller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激励理论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拟定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