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IP的IP电话与PSTN互联信令研究
【6h】

基于SIP的IP电话与PSTN互联信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SIP解析

2.1网络构架

2.2 SIP消息

2.3 SIP功能示例

第三章№.7信令系统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简介

3.1№.7信令的四级结构

3.2 ISUP消息信令单元

3.3 ISUP定时器

第四章软交换

第五章信令互连

5.1互连硬件功能描述

5.2信令互连基本思想

第六章信令程序

6.1 ISUP到SIP的映射

6.1.1非自动应答型成功呼叫

6.1.2自动应答型成功呼叫

6.1.3 SIP超时

6.1.4 ISUP T9超时

6.1.5 SIP错误应答

6.1.6 SIP重定向

6.1.7 ISUP端结束呼叫

6.2 SIP到ISUP的映射

6.2.1非自动应答型成功呼叫

6.2.2自动应答型成功呼叫

6.2.3 ISUP T7超时

6.2.4 SIP超时

6.2.5 ISUP连接失败

6.2.6 SIP端结束通话

第七章通话结束

7.1 SIP网结束通话

7.2 ISUP网结束通话

第八章电话号码与SIP地址互译

第九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IP电话领域,现在有两大体系,一个是基于国际电联ITU-T制订的H.323,另一个是基于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的SIP.H.323是业界的第一个信令标准,而SIP正日益受到加倍的关注,被视为H.323的强有力竞争者乃至未来的替代者.该论文首先对SIP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包括协议栈、网络构架、消息和功能等,然后介绍了ISUP和软交换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令互连的两个重要方面,后又详细就中国的7号信令与SIP的互连提出了具体的信令流程.然后又重点论述了地址映射问题,最后给出了结论和日后的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