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大脑额叶皮质的结构及代谢改变研究
【6h】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大脑额叶皮质的结构及代谢改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MRI分析

摘要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大脑额叶皮质的1H-磁共振波谱及电镜研究

摘要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结 论

帕金森病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综述·

1PD的SPECT和PET研究

2PD的fMRI研究

3PD的MRS研究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该课题应用6-羟基多巴(6-OHDA)定点毁损黑质或纹状体制作了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活体连续观察6-羟基多巴(6-OHDA)的作用情况,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制作.同时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波谱仪(MRS)在体检测帕金森病大鼠大脑模型的制作.同时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波谱仪(MRS)在体检测帕金森病大鼠大脑额叶皮质的代谢及生化改变,并运用电镜技术从超微结构观察额叶皮质区形态学变化,以探讨额叶皮质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念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2、PD大鼠额叶皮质NAA/Cr比值的降低,说明该区内神经元或突触缺失及功能异常.3、电镜观察显示损毁侧额叶皮质区内出现明显的结构改变.该试验从代谢和形态结构角度均说明PD状态下额叶皮质发生了异常变化,此改变可能与PD运动缺陷的产生有关,而且对锥体外系以外的其他症状如认知、精神、行为学改变可能起重要作用,研究PD额叶皮质的病理变化将为深入理解PD复杂的发病机制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