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64排)的辅助下测量寰枢椎的相关解剖径线,并利用其数据辅助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明确寰椎与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可操作性、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30例正常成人(男17名,女13名)寰枢椎的多层螺旋CT(64排)扫描数据,通过图像转输系统,利用CT工作站测量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的宽度和高度,枢椎椎弓根宽度和高度。选取根据以上数据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可行的,且选择该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患者30例;术前根据以上数据设计手术暴露路径、理想的进钉点与螺钉钉道并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评价与分析椎弓根螺钉的置人情况;术后观察有无神经脊髓症状的加剧,并行CT复查,评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可操作性、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L①.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宽度8.73±1.23mm,高度4.55±1.21mm,枢椎椎弓根宽度6.80±1.41mm,枢椎椎弓根高度7.02±2.18mm,不同性别、侧别间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的宽度和高度及枢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高度是决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关键所在,且置钉角度具有安全的可调整性。③.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人应遵循宁内勿外,宁上勿下的进钉原则,并获得了最佳的固定效果。④.30例患者均置钉成功,术后随访平均7.6个月,都获得了骨性融合,CT复查显示无重要血管、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周围组织损伤及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按JOA评分标准,优17例,良1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33%。
   结论: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64排))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极高的参考及指导价值;寰椎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具有安全性和可调整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