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刺激大鼠癫痫模型及基因芯片检测谷胱苷肽-巯-转移酶基因的表达
【6h】

电刺激大鼠癫痫模型及基因芯片检测谷胱苷肽-巯-转移酶基因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单/双侧电刺激海马癫痫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耐药癫痫大鼠的筛选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基因芯片检测耐药大鼠脑基因差异及癫痫病人脑组织中谷胱苷肽-巯-转移酶基因的表达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电刺激Wisar大鼠海马(分为单侧点燃、双侧点燃及左右侧交替点燃三组)来建立复杂部分性癫痫的动物模型,观察三者在点燃时间和发作强度上的差异,并分析出现此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探讨三种方法在建立癫痫动物模型中的可能机制.同时通过对耐药性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探讨难治性癫痫耐药的基因机制.研究谷胱甘肽-巯-转移酶在难治性癫痫病人脑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在难治性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单侧点燃组、双侧同时点燃组、双侧交替点燃组.按Goddard方法将电极分别植入左侧海马(单侧),双侧海马(双侧同时及交替点燃组),每日接受电刺激,刺激条件为:刺激强度400uA,频率50Hz,波宽1ms.持续时间1s.双侧同时点燃组、双侧交替点燃组分别与单侧点燃组作比较,观察点燃速度和点燃成功率的差异.然后用苯妥英钠(Pheytoin,PHT)按Loscher的方法筛选出8只耐药的大鼠,7只有效大鼠,应用含有4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芯片,对两者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了解癫痫耐药性产生的基因机制.同时还用基因芯片检测难治性癫痫病人脑组织中谷胱甘肽-巯-转移酶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论:1、海马电刺激点燃耐PHT大鼠模型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耐药性癫痫模型,此种模型有利于进行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的研究.2、通过部分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分析,提示难治性癫痫耐药的原因与耐药基因的表达有关.3、难治性癫痫病人脑组织中谷胱甘肽-巯-转移酶作用增强,提示其可能参加了难治性癫痫的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