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规范运作研究
【6h】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规范运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理论综述

第三章管理层收购概述

第四章我国实施MBO的现状和问题

第五章规范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管理层收购(MBO)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伴随着欧美国家金融市场的创新之风诞生、并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过去二十年来西方国家在公司结构和法人治理方面深刻变革和巨大变化的一股潮流。在我国“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背景下,从1999年第一家实施MBO的四通开始,几年时间内MBO在我国企业界掀起了一股热潮。MBO在西方是一种极具市场化特征的操作方式,有政策环境支持,高素质的企业家,定价方法科学规范,融资手段多样、发达中介机构的广泛参与等,而我国现阶段的MBO,是在市场发育不全、相关法律不配套等条件下进行的,我国企业的管理层收购,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MBO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MBO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我国管理层收购运作行为,使其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以更好地激励企业内部管理者,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本文从历史的、国际的和现实的三维视角,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理论、机制和实践多个层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理论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述,指出了学者们在此领域作出的贡献和存在的不足,点明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三章是管理层收购概述。首先对管理层收购的概念、特征、程序等基本内容进行介绍,以便于从概念上对MBO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认识;然后对中外MBO在运作过程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帮助我们找到差距,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第四章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首先,对我国MBO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MBO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在定价、融资、信息披露以及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规范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对策建议。本章主要在定价方法、融资方式、法律法规建设、监管制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引导我国上市公司MBO逐渐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制度创新,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如所有者缺位问题、代理成本问题、管理者的选择和激励问题以及政企不分问题,对于我国现阶段“国退民进”的国企改革以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积极的作用。 (2)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上市公司MBO在我国的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主要包括收购价格有失公允;融资渠道狭窄;收购主体存在法律障碍;信息披露缺乏充分性;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MBO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MBO在我国的运作进行规范,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3)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运作,以引导MBO在我国的健康发展:①引入招投标规则的国有股拍卖机制,实行市场定价;②采用信托融资方式解决融资瓶颈;③建立健全MBO的法律法规体系;④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