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与血清MMP-9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6h】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与血清MMP-9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是易损斑块出现裂缝、糜烂或破裂,在此基础上继发血小板的聚集,血栓的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斑块脂质核的大小和纤维帽的组成和厚度。纤维帽是由胶原和基质等构成,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簇内源性锌离子依赖性酶家族,尤其是特异性降解基底膜的明胶酶B(MMP-9)能够降解细胞外的基质,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抑制胶原的合成,使纤维帽逐渐变薄易于破裂。因此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早期识别易损斑块,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危险性的大小,以便早期进行药物干预,预防易损斑块的破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水平的测定,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MMP-9对ACS斑块易损性的判断价值,为临床预测冠脉斑块易损性的大小提供一种简捷、方便的方法。 方法;选择50例ACS患者为研究组,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8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8±10.2岁,病例入选标准按照ACC/AHA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并选择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6例,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所有研究组患者于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毫升,静止1小时后超速离心(2500r/min)10分钟,取上清液置于-70℃低温冰箱中保存备测。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同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MP-9、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清MMP-9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S组内血清MMP-9、hs-CR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 结论;血清MMP-9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相关,临床检测MMP-9浓度水平的高低可以预测AS斑块易损性的大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