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卫生政策研究成果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6h】

卫生政策研究成果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主要结论

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附 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著作

展开▼

摘要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总的卫生科技成果的转化状况不容乐观,医药科技成果利用率不足30%。对山东省卫生系统“八五”期间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的调查表明,平均推广率为46.74%,真正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仅占15.1%。从软科学来看,成果转化状况也不令人满意。据报道,从1985到1996的10年中,安徽省每年取得的软科学成果大约有350项,能直接应用于经济、社会决策过程的只有50%左右,能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约占41%,能够产生中长期经济社会效益的仅为5%左右。对于目前卫生政策成果的应用率国家还没有权威的统计。但从文献上看,许多的卫生政策成果并没有得到应用,因为许多卫生政策研究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或落实。卫生政策研究成果的转化也已成为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发展网络(GDN)及英国海外发展学院(ODI)等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卫生政策研究成果属于医药卫生的软科学成果,卫生政策成果的应用者主要是卫生政策制定者。在卫生政策研究者、研究课题资助者及卫生政策制定者之间,从研究立项到成果应用整个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卫生政策研究案例的定性调查,深入探讨当前影响卫生政策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提高卫生政策研究成果的影响和被利用的程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选择济南市、北京市、成都市的省及以上卫生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科研管理官员为调查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个人深入访谈方法及文件分析方法。首先制定访谈提纲,然后对访谈员进行培训,让其掌握基本的访谈技巧,并进行了预访谈,根据预访谈的结果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修订。本研究共访谈研究人员23名,政府机构科研管理官员2名,共访谈课题30个,每个课题访谈2小时左右。在征得被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录音。每次访谈结束后,访谈人员要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检查并予以补充,以提高访谈的质量。访谈结束回来后,访谈员立即听着录音对访谈笔记进行整理,详细记录访谈的内容,并做出访谈小结。 文件分析主要是收集与研究成果利用密切相关的官方文件并进行分析,是研究成果利用的重要证据。 (三)资料分析方法 课题成果应用的影响因素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从课题利用的过程来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是从政府部门的佐证来进行分析。从社会环境、课题的研究质量、研究者方面的因素、政策制定者方面的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五个方面来研究影响卫生政策成果利用的因素。在分析的过程中采用了四种方法即连续接近法、举例说明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流程图方法。 在参考WHO、GDN和ODI的政策研究成果利用的测量标准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研究卫生政策成果利用的测量标准。测量标准包括客观测量标准和主观测量标准。 客观测量标准是: (1)有关键领导人(如国务院总理、国家计生委主任、省委书记等)对研究成果的明确批示。 (2)官方文件全部或部分采用研究成果提出的建议。 (3)被邀请参与有关文件的起草或对政策文件草稿征求意见。 (4)研究者被邀请参与对政府官员有关政策的的培训或指导。 (5)有政府部门出示的研究成果的应用证明。 (6)在研究人员与决策者交流研究的政策建议时,决策者有明确的利用建议的态度。 主观测量标准:研究人员对课题利用的满意度。(四) 卫生政策研究利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 通过对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卫生政策研究利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 三、主要发现和结论 (一) 促进研究利用的因素 上级压力很大是研究成果应用的关键条件,决策者的需求、研究成果提出的政策建议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相符合、决策者对研究质量的认可以及研究者与决策者的互动是研究成果应用的必要条件;而研究者与决策者有着良好的互信关系、决策者参与研究、决策者有与课题相关的工作经历都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应用;其他影响因素如学术网络与媒体在促进研究成果利用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二)不利于研究成果被应用的因素 决策者对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争论、新政策需要较多经济投入并预料政府不能给新政策的执行足够的经济支持、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有矛盾或隔阂、建议的新政策严重损害某利益集团的利益、新政策需要多个部门密切合作并预料这合作很困难等都不利于研究成果的应用。 四、政策建议 (一)改革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明确卫生政策研究成果推广机构 (二)对决策者的建议 1.力口强决策者特别是高层决策者应用卫生政策研究成果的培训,实现循证决策,将卫生决策建立在科学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2.卫生决策者应将卫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向研究者招标或委托给相应的研究人员,使研究人员的研究课题更加适合决策者的需求。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有关的卫生政策课题的研究工作,主动与研究人员沟通信息。 4.建立激励政策,促进者对卫生政策研究成果的应用。把研究成果应用列入政绩考核,对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5.密切关注当前的卫生政策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送来的研究报告,应认真阅读,对于主动来沟通信息的研究人员应积极与其进行交流,对于有应用价值的政策建议予以积极采纳。 6.决策者应经常到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并注重与工作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对科研成果政策建议的理解,促进研究成果的利用。 (三)对研究者的政策建议 1.在选择研究题目时,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和卫生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增强研究课题的实用性。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争取决策者参与研究,在研究前或研究过程中征询他们的意见。对课题的设计、研究方法、资料收集要求科学、准确无误,研究结果有效可靠,提出的政策建议应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课题完成后,尽可能对课题进行鉴定或论证,并尽可能邀请有关的决策者参加。 4.课题完成后,研究者应主动将研究报告或摘要寄给或送给有决策权的关键领导,征求其对研究成果应用的意见。 5.积极地利用各种机会开发决策者。研究者在与决策者接触时,应积极地向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争取尽快让研究成果进入政府决策。 6.积极争取与决策者保持良好的互信关系 (四) 对研究机构的建议 1.建立相应的激励研究者推广其研究成果的激励制度,如果研究成果进入政府决策,研究机构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2.改革当前的对研究人员绩效的考核办法,将成果应用指标纳入到研究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去。 (五) 对政府科研管理部门的建议 1.政府在招标课题时,在资助条件里,应有对课题成果应用的要求,要求产出的科研成果获得应用,政策成果进入政府决策,并应配有相应的成果推广经费,使国家投入的大量科研经费产生效益。 2.规范科研成果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关课题的信息包括研究技术报告收集起来,把卫生政策研究成果推荐给相应的决策部门。 3.加强各级政府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得科研成果能够共享,避免重复研究,避免资源浪费。 4.组织决策者参加科研设计、课题研究和课题鉴定。 5.积极鼓励卫生政策研究人员推广研究成果,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为研究者和相关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卫生政策研究成果被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定性调查,给出了成果的影响和被利用程度的测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确定了卫生政策成果应用的重要决定因素,建立了我国卫生政策研究成果利用模型,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为促进卫生政策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六、本研究的不足: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对课题的首位研究者进行了访谈并收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利用证据,未能对每一个课题的应用者进行访谈;由于受经费限制,对没有被应用的课题访谈的数量较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