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距和施氮量对虉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6h】

行距和施氮量对虉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氮肥与牧草的应用现状

1.2 虉草施肥研究进展

1.3 氮肥对虉草产量的影响

1.4 行距对虉草产量的影晌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农艺性状指标测定

2.3.2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2.3.3 产量测定

2.3.4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2.3.5 种子成熟度指标测定

2.3.6 营养成分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行距与施氮量对虉草植物学特性的影响

3.1.1 对株高的影响

3.1.2 对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影响

3.2 行距与施氮量对虉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晌

3.2.1 对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3.2.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3 对光合仪测定指标的影响

3.2.4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 行距与施氮量对虉草产量的影响

3.3.1 对草产量的影响

3.3.2 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3.3.3 对收获指数的影响

3.4 行距与施氮量对虉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4.1 对生殖枝数、营养枝数和总分蘖数的影响

3.4.2 对分枝数/穗、小穗数/枝的影响

3.4.3 对穗粒重/花序和千粒重的影响

3.4.4 对穗长、穗梗长和穗下节长的影响

3.5 行距与施氮量对虉草成熟度的影响

3.5.1 对不同采种时期单穗干重和穗粒重的影响

3.5.2 对不同采种时期千粒重的影响

3.5.3 对不同采种时期发芽能力的影响

3.5.4 对不同采种时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3.6 行距与施氮量对虉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3.6.1 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6.2 对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

3.6.3 对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3.6.4 对粗灰分、钙、磷含量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了揭示行距与施氮量对虉草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2011~2012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虉草植物学特性、光合生理特性、草产量与种子产量、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和牧草品质等对行距和施氮量的响应规律以及采种时期对种子产量性状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行距增加,虉草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递增。70cm行距株高比30cm行距高6.81%,差异显著(P<0.05);叶长、叶宽和单叶叶面积分别比30cm行距高15.45%、16.35%和29.08%,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施氮量增加,虉草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也呈递增趋势,200kg/hm2氮肥处理下虉草株高和叶长分别比对照(0kg/hm2)高6.15%和4.03%,差异显著;叶宽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高10.76%和14.15%,差异极显著。100kg/hm2氮肥处理与200kg/hm2氮肥处理间除分蘖期株高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生育时期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差异显著。
  2.行距和施氮量对虉草光合生理特性具有明显影响。随着行距增加PAR升高,LAI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虉草PAR、LAI变化不明显,随行距和施氮量增加,虉草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宽行距与窄行距间、施氮与不施氮间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行距和施氮量对虉草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的减小和施氮量的增加,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增加,30cm与70cm行距间抽穗期和成熟期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差异极显著,再生草产量差异不明显;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间抽穗期、成熟期干草产量差异极显著,高氮与中氮处理间草产量差异不显著。高氮、中氮与不施氮处理间种子产量差异极显著,分别比不施氮增加18.87%和4.63%。
  4.随行距增加虉草单位面积分蘖数、营养枝和生殖枝数减少,而穗长、穗分枝数、穗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增加;随施氮量增加,总分蘖数和营养枝数、穗长、穗分枝数、穗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增加,而生殖枝数差异不明显。
  5.采种时期对虉草种子产量性状和种子质量影响显著。从盛花后第8天(6月26日)至第16天(7月4日)每隔2天取1次样,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虉草穗重、穗粒重变化动态呈单位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盛花后第12天(6月30日),该时期采种,虉草种子质量最好。表明虉草在盛花后第12天是最佳收种时期。
  6.试验结果表明,行距30cm、春季施氮肥200kg/hm2时,二年龄虉草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最高,干草质量和种子质量也较好;但施氮肥100kg/hm2时干草产量与前者差异不显著,而种子产量显著低于前者。因此可见,以收获干草为目的时,行距在30cm,春季施氮肥100kg/hm2较适宜;若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行距在30cm,春季施氮量以200kg/hm2较适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