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研究
【6h】

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本文的创新点

1.3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2章核心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知识和知识共享

2.2企业并购和整合的概念

2.3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研究

2.4知识视角的并购整合研究

第3章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

3.1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的两种模式

3.2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的三个层次

3.3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过程的四个阶段

第4章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4.1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

4.2并购、整合类型对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

4.3个人因素

4.4组织因素

4.5文化因素

4.6信息沟通技术因素

第5章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

5.1信任机制

5.2激励机制

5.3组织结构

5.4管理层的支持——设置相应的知识管理职位

5.5文化机制

5.6信息沟通技术支持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和理论演绎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并购后的隐性知识共享体系。 企业并购后的隐性知识共享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阶段。三个层次分别为个人层次的隐性知识共享、部门/团队层次的隐性知识共享和企业层次的隐性知识共享。四个阶段则包括并购双方隐性知识的识别阶段,隐性知识共享的发起阶段,交流阶段和整合阶段。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的三个层次和四个阶段都是通过两种共享模式来实现的,即隐性共享模式和显性共享模式。 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决定企业并购后是否需要进行隐性知识的共享,需要对哪些隐性知识进行共享的并购、整合类型因素;另一方面是决定隐性知识能共享到什么程度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信息沟通技术因素和企业文化因素。 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共享的机制可以从六个方面来建立。从基于个性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和基于认同的信任三个层面构建信任机制;从知识共享的物质激励和知识共享的非物质激励两个方面构建激励机制;通过工作轮换制来实现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界限模糊化;通过设置专门的知识管理职位来推动和管理知识共享工作;在文化机制方面,打造知识共享价值观并建立信任、合作、学习的企业文化;通过连接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内部网络,建立企业并购后的知识库,构建企业并购后的知识地图,建立企业并购后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这四个步骤来建立信息沟通技术支持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