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反馈法辅助足球主要射门技术训练的研究
【6h】

生物反馈法辅助足球主要射门技术训练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主要研究文献综述

2.1 有关足球技术训练方面的研究

2.2 有关足球训练改革方面的主要研究

2.3 关于生物反馈法在体育中应用的研究

2.4 关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分析理论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的研究

2.4.1 表面肌电信号概念

2.4.2 表面肌电测试仪

2.4.3 表面肌电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2.4.4 表面肌电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2.4.5 表面肌电方法评价运动性肌肉疲劳的研究

2.4.6 肌肉力量与表面肌电关系的研究

3 研究对象、方法、实验方案及步骤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测量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实验方案

3.3.1 实验测试过程

3.3.2 实验数据采集

3.3.3 正式实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基于生物反馈原理的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辅助足球射门技术训练系统

4.2 生物反馈辅助足球射门技术训练系统的构成

4.3 对校验过程实验结果一致性分析

4.4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辅助足球射门技术训练系统的特点

4.5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结果分析

4.6 各组受试者射门训练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5 分析与讨论

5.1 肌电生物反馈辅助训练应用于足球运动员射门技术训练的依据

5.1.1 射门技术最初的概念化阶段

5.1.2 射门技术掌握和训练阶段

5.1.3 射门技术随意控制阶段

5.2 肌电生物反馈辅助训练效果优于非肌电生物反馈辅助训练的机理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生物反馈法对足球运动员射门技术训练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足球射门生物反馈方法对辅助足球射门技术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训练方法上探讨新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并对足球射门训练时运动员的肌电变化和射门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射门技术训练和技能学习与射门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足球运动员在学习及提高射门成功率上提供参考依据。使受试者有意识地控制某些肌肉的生理活动过程,从而达到射门动作准确、射门能力提高的目的。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芬兰产的ME6000-T16表面肌电测试仪对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和长春亚泰足球队运动员各18名队员,进行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内侧3种射门方式进行现场测试,收集相关肌电数据,对其进行整理、统计并对整理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
  (1)足球射门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足球射门技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肌电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实验组的射门准确性出现明显提高。
  (2)实验组运动员的肌电变化在试验前后出现显著性变化,与射门准确性(距离)相关的3次测试肌电指标呈一定规律性变化,说明运动员的射门技术有显著性变化,并且射门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有明显增加。
  (3)不同运动员的射门准确性与射门距离出现不吻合现象,个别运动员在较高的射门准确度情况下并未能获得相应的射门远度,其主要原因是可能射门时运动员肌肉的用力与射门的踢球腿摆动速度和幅度出现脱节,致使运动员未能充分利用踢球的摆动能量。
  (4)在选择和设计足球射门训练手段时要将不同射门方法和射门动作技术测试等尽可能相同,以确保研究分析时与所有测试足球射门的动作时间、肌肉用力方向和幅度一致。
  (5)在对足球射门训练时要重点发展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臀大肌的肌肉力量;为确保这些肌肉能够最大程度地得以动员而发力,应尽量将髋、膝、踝三关节的关节角度分别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同时要加强摆动腿肌群协同协调训练以提高踝关节击球时的稳定性和预防运动损伤。
  (6)基于足球射门技术环节肌肉用力特征的生物反馈法能够辅助足球射门训练监测系统通过系统测试能够进行足球射门训练手段的筛选、技术的评判和机能的监测,使信息反馈的速度更快,反馈的内容更系统和全面。
  (7)足球射门生物反馈训练方法的运用效果主要在于其本身的性能,同时也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观认识和主动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

著录项

  • 作者

    桂云;

  •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明胜;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足球;
  •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射门技术; 生物反馈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