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6h】

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引言

2.我国对科普的界定、目的与现状

2.1科普的定义

2.1.1科学素质的概念和范围

2.1.2科普的界定与主题

2.1.3开展科普的现实意义

2.2我国科普工作现状

2.2.1我国社会对科普的需求

2.2.2科普工作的重点领域

2.2.3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现状及差距

2.2.4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科普投入状况

3.我国科普的供给

3.1科普的主体

3.1.1政府部门和各级科协是开展科普的主力军

3.1.2企业与市场客观上承担了一部分科普的职能

3.1.3大众传媒正逐步成为科普的主阵地

3.2科普经费来源

3.2.1公共财政

3.2.2市场运营

3.2.3社会捐助

4.我省科普投入的成效

4.1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

4.2农业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效益

4.3倡导优生优育,提高了人口素质

4.4占领网上科普高地,全国首家数字科技馆建设进展顺利

4.4.1建设数字科技馆的目的和意义

4.4.2山东数字科技馆建设的基本思路

4.4.3山东数字科技馆建设的目前情况

5.存在的主要问题

5.1科普投入资金来源单一,对社会资金利用甚微,造成科普投入增长较慢

5.2对科普认识存在误区

5.3现行科普投入受财政体制制约

5.4科普产业没有形成

5.5资源分配不均衡

6.影响投入的因素分析

6.1财政体制的原因

6.2各级政府作为科普投入的主要来源,没有予以科普足够的重视

6.3科普运行机制落后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6.4科普劳动者难以得到大众认可

7.影响投入产出比率的因素分析

8.针对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8.1拓宽科普经费的筹集渠道,争取加大对科普的投入力度

8.2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科普投入

8.3抓住重点,深入基层,科普惠农

8.4、细分工作重点,集中优势力量以点带面,逐步实施

8.5、消除在科普认识上的误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8.5.1全面理解科普的内容

8.5.2充分认识科普的重要性,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8.6加大宣传发动,让社会化大科普理念深入人心

9.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科普”是指“科学技术普及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公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科普投入的增加,教育事业、社会化科普工作健康发展,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很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远远不能实行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实践证明,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自动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作为其中重要的奋斗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的实施,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科普事业,还任重而道远,科普工作存在问题主要是科普的投入不足,且投入渠道单一:科普场馆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科普展教设施和展品设计水平还比较落后;科普队伍规模小且缺乏高水平的专业科普人才,科普图书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原始创新能力差: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宣传不够:科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落后,科普理论缺乏创新等。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政府公共财政的角度,对科普资金的筹集渠道、投入方向、作用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入手,以山东省2003年以来的科普资金投入为例分析科普经费投入已经并且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与实际相结合的合理化建议。 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现在,由于科普事业是一项长期积累的,难以立竿见影的系统工程,它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具体的或者量化的成效,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能通过短期显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科普无名,科普无利”,从而,对于科普事业的投入与产出难以准确衡量。公共财政对科普投入的多少就决定了科普事业发展的快慢和好坏,但其效果和力量是单一的。通过本文的分析,旨在呼吁全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行动中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由政府弓I导,调动全社会资源,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即:科普事业是惠及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不是简单的某个部门、某一部分人能够去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