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h】

试论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前言

第一章洞天福地思想的概念及成因

第一节“洞天福地”的概念

一、“洞天福地”的宗教意义

二、“洞天福地”一词的源起

三、“洞天福地”的道教义理源头

第二节“洞天福地”思想的形成原因

一、时代背景

二、道教神仙世界构建的需要

三、修道成仙的需要

四、道教正统地位确立的需要

第二章“洞天福地”思想的脉络传递

第一节“洞天福地”的思想渊源

一、原始的洞穴崇拜

二、古代的神山传说及山岳崇拜

三、十洲三岛

四、二十四治

第二节“洞天福地”理论的完善

一、“洞天福地”的神仙理论基础——陶弘景及其《真灵位业图》

二、“洞天福地”理论的确立——司马承祯及其《天地宫府图》

三、“洞天福地”理论的完善——杜光庭及其《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四、“洞天福地”的补充——河神、水府

五、“洞天福地”的扩展形式——道教的宫观与园林

第三章从“洞天福地”看道教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道教自创立以来就有“洞天福地”之说,中国许多知名的山脉都被列入其中,成为道教徒心目中的神仙居所。洞天福地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洞天福地的形成直至完善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间受我国原始自然的崇拜以及古代神话传说等思想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仙地两界、十洲三岛、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二十四化、七十二福地,三十六靖庐、五岳及诸神山在内的完善的道教神仙世界。 前人对洞天福地的起源多有论述,但大都是就某一因素对其影响而言的,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连贯的看法。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理论为立论依据,拟对道教洞天福地学说的形成、产生原因做出分析,通过对其形成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起源性因素进行对照,以求找出其前后的传承关系,使人能够对其发生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