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
【6h】

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随访

讨论

结论

附表、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肤假性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pseud01ymphoma,CPL)石蜡包埋组织T细胞受体beta(TCR-β)基因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情况,并根据重排情况,预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向T型或者B型皮肤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可能,为判断预后和临床随访提供依据。 方法: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S-P法进行CD20、CD3、CD45RO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并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TCR 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以18例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malignantlymphoma,PCML)石蜡包埋标本做对照。用SPSS13.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标本免疫组化示:皮肤T细胞假性淋巴瘤(cutaneousT-cell pselJdolymphoma,CTPL)8例,皮肤B细胞假性淋巴瘤cutaneous B-cellpseudolymphoma,CBPL)5例。对上述13例CPI石蜡包埋组织进行TCR-β基因重排检测: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15.4﹪),1例重排阴性(7.7﹪);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2例出现smear带(15.4﹪),无l例重排阳性(0﹪),11例重排阴性(84.6﹪)。18例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标本免疫组化示: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PCTCL)18例,无1例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B cell lymphoma,PCBCL)。对上述18例PCML石蜡包埋组织进行TCR-β基因重排检测:14例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77.8﹪),1例出现smear带(5.5﹪),3例重排阴性(16.7﹪);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无1例重排阳性(0﹪),4例出现smear带(22.2﹪),14例重排阴性(77.8﹪)。13例CPL和18例PCML石蜡包埋标本,TCR-β基因重排的多克隆重排率分别是76.9﹪、 5.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5,表明CPL的TCR-β多克隆重排率明显高于PCML,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分别是15.4﹪、77.8﹪,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5,表明CPL的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率明显低于PCML,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IgH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均为0﹪,多克隆重排率分别是15.4﹪、22.2﹪,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表明CPL与PCML的IgH单克隆基因重排阳性率、多克隆重排率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CPL主要表现为TCR-β多克隆基因重排,而PCML以表现为TCR-β单克隆基因重排为主,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CPL与PCML的IgH基因重排阳性率及多克隆重排率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E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根据TCR-β和IgH基因重排情况,可以预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向T型或者B型皮肤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可能,为判断预后和临床随访提供依据。对于纯系的CPL,因其更易发展成皮肤恶性淋巴瘤,必须强调长期密切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