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草乌减毒效应的诃子化学成分研究
【6h】

基于草乌减毒效应的诃子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语表

引言

第1章 诃子及草乌炮制概述

参考文献

第2章 炮制草乌前后诃子汤(水煎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药材与对照品

2 溶液的制备

2.1 对照品溶液

2.2 供试品溶液

3 色谱条件

4 方法学考察

5 含量测定

6 结果

7 讨论

第3章 诃子制草乌中生物碱类成分变化规律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及试剂

2 色谱条件

3 溶液的制备

4 方法学考察

5 样品测定

6 结果

6.1 生草乌中生物碱含量测定

6.2 制草乌中生物碱含量测定

7 讨论

第4章 炮制草乌前后诃子汤(水煎液)中化学成分的HPLC-MS分析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药材与对照品

2 实验条件

2.1 超高液相色谱(UPLC)条件

2.2 质谱条件

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 样品的测定

5 结果

6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炮制草乌前后诃子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炮制前后草乌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找出与草乌减毒效应相关的诃子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归属。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炮制草乌前后诃子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炮制前后草乌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对诃子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和归属与草乌减毒效应相关的诃子化学成分。
  结果:(1)当诃子与草乌比例一定时,分别共煎2h、4h、6h、8h、10h,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逐渐增加,且炮制草乌后的诃子液中二者的含量均较炮制前增加;当诃子和草乌以不同比例配伍即1∶0.2、1∶0.3、1∶0.5、1∶1、1∶2,共煎一定时间时,发现炮制草乌后的诃子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均较配伍前增加,随着草乌量的增加二者的含量增加且均在1∶2时增加的量最多。(2)当诃子与草乌比例一定时,分别共煎2h、4h、6h、8h、10h,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生物碱含量逐渐降低;当诃子和草乌以不同比例配伍即0.5∶1、1∶1、2∶1、3∶1、5∶1,共煎一定时间时,随着诃子比例的增加,生物碱含量逐渐减低。(3)初步鉴定出了10个可能的化合物,即安石榴苷、安石榴磷、柯里拉京、诃子次酸内酯、葡萄糖没食子鞣苷、HHDP-5,6-二羧酸、HHDP-葡萄糖苷、HHDP-rhamnoside、没食子酸、鞣花酸。
  结论:诃子解草乌毒作用的特点为(1)没食子酸和鞣花酸是可水解鞣质类化合物的终产物,通过追踪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变化规律来反映诃子中总化学成分的变化。诃子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热水解以及与草乌中生物碱发生作用,使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增加,但是增加量不呈明显的规律性,因此二者的变化可能是一种动态变化,有可能也参与了降低草乌毒性的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炮制过程中,草乌中毒性较大的成分与诃子中鞣质类成分生成难溶物在体内减缓吸收,另一方面在水解作用下生成了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或无毒的醇胺类生物碱,而使草乌毒性降低。(2)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是生物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追踪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变化规律,再次说明了诃子中的化学成分影响了草乌中生物碱的变化,在炮制过程中,草乌中毒性较大的二萜类双酯型生物碱在水解作用下生成了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或无毒的醇胺类生物碱如苯甲酰乌头宁、乌头原碱等,另一方面与诃子中鞣质类成分生成难溶物在体内减缓吸收而使草乌毒性降低,也再次证实了诃子可解草乌毒。(3)在液质联用分析中,将炮制草乌前后诃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炮制草乌后的诃子中某些化学成分含量增加,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减少,并且有新的化学成分生成。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些化学成分是与草乌减毒相应相关的,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归属即安石榴苷、安石榴磷、HHDP-5,6-二羧酸、柯里拉京、诃子次酸内酯、没食子酸、鞣花酸。总之,本研究分别从量上追踪了诃子液中鞣质的水解终产物含量变化规律以及草乌中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证实了诃子可解草乌毒的理论,并采用液质联用鉴定和归属了诃子液中的部分化学成分,并找到了与草乌减毒相应相关的部分化学成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