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研究与实践
【6h】

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研究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1章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1.1水资源特点

1.2水资源开发利用

1.3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的必要性

第2章水量调度系统

2.1需求分析

2.2系统框架

第3章引水涵闸监控

3.1功能要求

3.2系统总体方案

3.3现地测控系统

3.4视频服务系统

3.5远程监控系统

3.6闸管所远程监控系统

3.7 Web服务系统

第4章水量调度方案编制模型

4.1总体思路

4.2现行调度模型

第5章综合监视与业务处理

5.1主要建设任务

5.2黄河水量调度数据库建设

5.3综合监视与预警

5.4水量调度业务处理

第6章系统应用

6.1方案编制与管理

6.2业务处理与综合监视系统

6.3涵闸远程监控系统

第7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2﹪的水资源,承担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同时还要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调水。但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下游频繁断流,进入九十年代,几乎年年断流。黄河日趋加剧的断流局面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黄河下游断流形势,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黄委对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 自1999年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通过综合运用行政、工程、科技、法律、经济等手段,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取得了连续7年不断流的成绩。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综合管理措施,基本遏制了超计划用水势头,流域特别是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力支撑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资料积累缺乏,加之决策支持手段落后等原因,使得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困难重重。水量调度技术手段落后,尚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调度体系,目前,黄河水量调度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方案基本靠人工计算,尚没有形成一套集信息采集、方案自动生成、运行实况远程监视(控)、业务自动处理、调度管理和决策指挥等于一体的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缺乏必要的水量调度管理的软硬件支持环境和水量调度所需要的实时信息的接收、业务处理、综合监视和调度预报、方案编制及管理等软件;至今还没有一套供黄河水量调度运行的一个调度模型,重大调度问题还是靠经验、拍脑袋确定,影响了黄河水量调度的科学决策。 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深入开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组织实施了黄河水量调度系统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