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6h】

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非资源型产业及其发展的理论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1.国外研究成果

2.国内研究成果

3.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二)非资源型产业及其发展的理论框架

1.关于非资源型产业的划分与界定

2.关于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的必要性

3.关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二、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成就

(二)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资源型产业超常规发展加大了产业转型的难度

2.工业多以资源加工产业为主,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不足

3.创新不足使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缺少科技支撑

4.体制机制障碍妨碍非资源型产业健康发展

三、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内外经济均进入深度调整期

2.区位优势将降低产业发展的物流成本

3.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4.利用特色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积累了一定经验

5.国家政策提供了难得的软环境

(二)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历史较短、起点低、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

2.人力资本匮乏、创新能力薄弱、技术研发不足、市场竞争不占优势

3.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充分显现

四、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在化解产能过剩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推进可再生资源型产业的均衡发展

(三)提升非资源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现高耗水型产业合理布局

(五)政府引导推动非资源型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资源具有稀缺性和相对性。资源过度的开发就会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面对资源高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的的现实,过度依赖以开采和初级加工为特征的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寻找替代产业,发展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非资源型产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新选择。
  通辽市经济发展有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然而,实践证明,过度依赖资源作为原材料输出和开发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合当今发展,寻求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已成为通辽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战略决策、技术创新、政策调控、法律保障决定了产业转型的成败。本文围绕着非资源型产业发展这一主线,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分析研究通辽市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现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通辽市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