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
【6h】

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公共生活道德现状分析

(一)公共生活道德内涵

(二)公共生活道德现状

(三)公共生活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二、和谐社会呼唤公共生活道德

(一)公共生活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公共生活道德建设

三、公共生活道德建设的价值理念与规范

(一)公共生活道德建设的价值理念

(二)公共生活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

四、公共生活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责任主体,实现各主体的有机统一

(二)创新制度,健全法制,建立道德回报机制

(三)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的公德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公共生活道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它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的工业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社会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显露于社会公共空间,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社会的公共性扩张产生了相应的对社会公共生活规则与秩序的普遍需求;但另一方面,人们生活的地域性特征、个体心理特点、文化传统习俗以及生活状况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决定了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特征。这样,公共生活规则的统一性要求与个体生活多样性之间就构成了某种内在的张力,从而使得公共生活道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公共生活道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衡量一个人修养高低的重要尺度,是测量一个社会风气好坏的寒暑表,是一个国家外在形象的表征。加强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既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贯彻,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公民的道德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己蔚然成风,公共生活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教育上的失误,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公共场所道德问题、公共交通道德问题、公共安全道德问题、公共生态道德问题和公共网络道德问题等等都对公共生活道德建设以及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例举了日常公共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归纳了造成公共生活道德缺失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旨在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公共生活道德的改善尽一点绵薄之力。全文由引言,正文,结束语和参考文献组成。文章的正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共生活道德现状分析。内容包括公共生活道德的内涵、目前我国公共生活道德的现状及其成因;第二部分论述了公共生活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第三部分阐明了公共生活道德建设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第四部分是公共生活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这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