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EMA、EGP-2和CK1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6h】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EMA、EGP-2和CK1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发表论文一

发表论文二

展开▼

摘要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上皮膜抗原(EMA)、表皮糖蛋白基因(EGP-2)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探讨EMA、EGP-2和CK19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指标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取65例乳腺癌患者和3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6.0ml,分为3管,用EDTA抗凝,先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后,分别加入EMA兔抗人单克隆抗体、EGP-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和CK19鼠抗人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EMA、EGP-2和CK19阳性细胞数(*10-5)来表示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含量,分析各指标与TNM分期、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和PR表达状态等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以及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所有统计均由SPSS10.0软件完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EMA、EGP-2和CK1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乳腺癌组EMA、EGP-2和CK1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23%、24.62%和36.92%,而对照组仅为8.10%,P值分别为0.0126、0.0395和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乳腺癌组中,3项肿瘤标志物各自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ER和PR表达状态等无明显相关(P>0.05);3、乳腺癌组伴或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EMA阳性表达率(阳性细胞数*10-6)分别为41.67%(10.52±6.68)和13.79%(3.35_+2.89),EGP-2阳性表达率(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6.11%(9.24±6.48)和10.34%(2.61±1.82)。0-Ⅳ期EMA的阳性表达率(阳性细胞数*i0-5)分别为11.11%(2.55±I.66)、18.75%(4.38±2.98)、26.32%(6.56±4.09)、38.46%(8.24±5.51)和62.50%(13.43±7.70),O-IV期EGP-2的阳性表达率(阳性细胞数*10-5)分别为11.11%(2.14_1.40)、12.50%(3.65±1.73)、15.79%(5.04±4.33)、38.46%(8.53±7.95)和62.50%(15.34±5.81),O-Ⅳ期CKl9的阳性表达率(阳性细胞数*10-5)分别为22.22%(2.17±1.62)、18.75%(4.54±3.28)、36.84%(8.76±5.55)、46.15%(13.07±7.53)和75.00%(18.60±10.84),Ⅲ+Ⅳ期与O-Ⅱ期相比,阳性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也有明显相关(P<0.05);4、各指标对乳腺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均较低,在24.62%~36.92%之间,而联合检测时敏感度则明显提高,EMA+EGP-2敏感度为46.16%,EMA+CK19为50.77%,EGP-2+CK19为44.62%,EMA+EGP-2+CK19则可达73.85%,表明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虽然能够提高乳腺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但三项同时检测的组合方式可获得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1、乳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3种上皮源性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良性疾病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床检测其表达水平作为乳腺癌的辅助性诊断之一;2、部分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微转移,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越晚的病例,外周血出现微转移可能性越大;3、联合检测EMA、EGP-2和CK19可提高对乳腺癌微转移的诊断正确率,及时检测外周血中的3种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可能会在乳腺癌预后预测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