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子靶向联合放射治疗头颈部鳞癌的实验研究
【6h】

分子靶向联合放射治疗头颈部鳞癌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外文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子靶向治疗联合放射的最佳效应和多靶向联合放射的疗效,对VEGFR抗体联合放射以及VEGFR和EGFR抗体协同联合放射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1、建立FaDu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头颈部鳞状细胞株FaDu来源于人咽鳞状细胞癌,从液氮中取出后复苏,配制成单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108/ml。3-5月大小的瑞士nu-nu/Ncr雌性裸鼠被用于实验,1×106/10μlFaDu细胞种植于裸鼠右侧大腿肌肉内,FaDu肿瘤细胞形成移植瘤。 2、分别研究了VEGFR抗体DC101不同时相用药联合多分割放射的效应。移植瘤直径达到7mm(6.8-7.2mm)时,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无治疗),单纯药物组,单纯放射组,放射前用药联合放射组,放射同时用药联合放射组,放射后用药联合放射组,放射前+放射同时用药/联合放射组,放射同时+放射后用药/联合放射组,和放射前+放射同时+放射后用药/联合放射组。放射治疗为2.5Gy/次/天,连续6次。分别计算肿瘤8-12mm生长时间,比较其放射增敏效应。 3、瘤床放射后效应,用于评价放射与DC101的作用机制。将裸鼠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无治疗组),单纯药物组,单纯放射组,和药物+放射组。放射组对瘤床(裸鼠右侧大腿)先放射,放射剂量为2.5Gy/次/天,连续6次。24小时后各组分别种植肿瘤,48小时后开始药物治疗/无药物治疗。肿瘤直径达到7mm(6.8-7.2mm)时开始测量肿瘤大小,分别计算肿瘤8-12mm生长时间,比较其放射增敏效应。 4、DC101协同C225联合放射治愈肿瘤的疗效。移植瘤直径达到7mm(6.8-7.2mm)时,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单纯放射组),DC101联合放射组,C225联合放射组,和DC101协同C225联合放射组。放射治疗2.5Gy/次,2次/天,连续9天,24小时后各亚组加量照射10-40Gy。观察指标为肿瘤控制(肿瘤生长延迟和肿瘤复发),放射增益因子,肿瘤治愈和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率。 结果: 1、FaDu移植瘤成功率98%,分别选择直径6.8-7.2m的肿瘤随机分组实验。 2、DC101放射同时和放射后用药放射增敏效益最大,增益因子分别是1.8和2.3。放射前用药无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前加放射同时加放射后用药,产生最大的绝对生长延迟时间为18.5天,但是如果计算标准生长延迟时间,其结果与放射后用药相似,标准生长延迟时间分别为10.2天和10.5天,放射增益因子分别为2.2和2.3。 3、瘤床放射后比没有放射者明显延缓肿瘤生长,瘤床放射后DC101的增益因子为1.9,其机理是瘤床放射后增加对DC101的敏感性。 4、DC101协同C225联合放射与C225联合放射比较单纯放射能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延长肿瘤复发的时间,增益因子分别是3.46和2.84;也能提高肿瘤的治愈率(P=0.004和0.005),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433)。DC101联合放射与C225联合放射比较单纯放射能减少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率(P=0.01),DC101协同C225联合放射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最低(P=0.0001)。 结论:DC101能提高对头颈鳞癌FaDu的放射敏感性,DC101协同C225联合放射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