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探讨
【6h】

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肝门静脉系统栓塞的机制探讨

摘要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 果

3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探讨

摘要

引言

1材料及方法

2结 果

3讨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 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学表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a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是一类与门静脉系统栓塞密切相关的疾病,54%的CTPV由门静脉系统栓塞引起,各种原因所致的门静脉系统栓塞均可导致CTPV。CTPV可引起门静脉系统、胆管系统、肝脏等的一系列改变。本研究主要从发病机制与影像学表现两方面对CTPV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分两部分进行: 1、分析门静脉系统栓塞的部位分布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收集经超声、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中至少一项诊断为门静脉系统栓塞的患者267例,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原诊断相符。其中恶性肿瘤组242例均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其余25例为非肿瘤组。比较所有病例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的受累情况,并比较恶性肿瘤组及非肿瘤组门静脉系统栓塞的累及范围; 结果:①与脾静脉受累程度(17/267,6.4%)相比,门静脉系统栓塞更易累及肠系膜上静脉(145/267,79.2%,P<0.05);分别将恶性肿瘤组及非肿瘤组中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受累的情况作比较,结果与前相同(P<0.05);②非肿瘤组中门静脉系统受累程度积分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 结论:门静脉系统栓塞与肠系膜静脉的功能、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密切相关;非肿瘤性门静脉系统栓塞较恶性肿瘤所致门静脉系统栓塞范围广泛。 2、总结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影像学表现,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38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CT、MRI或DSA中至少两项检查,将所有病例分为恶性肿瘤组及非肿瘤组,总结各组病例在血管、肝脏等各方面的改变,并比较两组病例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受累情况。 结果:①所有病例均表现为正常门静脉结构消失,相应区域见栓子及多发的小血管;部分病例胆囊周围、胃小弯侧静脉丛开放;部分病例可见栓塞的门脉旁的固有动脉分支增粗;②恶性肿瘤组及非肿瘤组中部分病例均可见到动脉晚期的一过性团片状强化,仅非肿瘤组中1例可见到明显的萎缩-增生复合体形成;③与脾静脉受累情况(6/38,15.8%)相比,CTPV更易累及肠系膜上静脉(18/38,47.4%,P<0.05)。 结论:CTPV是门静脉系统栓塞后机体的慢性代偿过程,它可以引起肝脏、胆系及静脉系统的异常,不同原因的CTPV各方面的表现亦不完全相同。CTPV发病部位与门静脉系统栓塞有相似的规律性,进一步提示其发病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