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头孢呋辛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头孢呋辛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ERCP术后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将头孢呋辛分别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ERCP)诊疗术前、术中及术后,加以比较,探讨头孢呋辛在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预防作用及应用最佳时机,以及评价抗生素是否能降低PEP的发病率。
   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80例,年龄30-70岁,其中男101例,女79例。排除①近期内有胆管炎、胰腺炎发作,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淀粉酶异常者。③近期内(1周)无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未曾使用抗生素,④有糖尿病病史及怀孕哺乳。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60例)及试验Ⅰ组(n=60例)、试验Ⅱ组(n=60例)。对照组患者ERCP前及术后24小时内均不应用抗生素;试验Ⅰ组行ERCP诊疗后给予头孢呋辛1.5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12小时(至ERCP后24小时,共使用3次);试验Ⅱ组于ERCP前1小时给予头孢呋辛1.5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持续约30-45分钟,ERCP术后继续给予头孢呋辛1.5g静滴1次/12小时(至ERCP后24小时,共使用3次)。以上3组病人均于术前肌注盐酸山莨菪碱10mg,术后给予禁食水,补液、补充电解质等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体温、症状(发热、腹痛、呕吐)、腹部体征、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将ERCP术后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上腹部或左上腹部压痛,上述症状及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且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上限的3倍(420U/L)者定义为ERCP术后胰腺炎。应用统计学SAS9.0软件,对3组患者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将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x2检验,计数资料的两组比较用确切概率计算,计量资料的两组比较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照组有21例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1/60,35%),其中10例患者发生胰腺炎(10/60,16.7%),试验Ⅰ组有19例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9/60,31.7%),其中5例患者发生胰腺炎(5/60,8.3%),将两组患者胰腺炎及血清淀粉酶升高者进行比较,计算x2,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试验Ⅱ组与对照组术前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无明显差异,术后3小时淀粉酶、术后24小时淀粉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高淀粉酶血症7例(7/60,11.7%),其中2例患者发生胰腺炎(2/60,3.3%),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计算x2分别为5.92(P=0.0295,P<0.05=,9.13(P=0.0045,P<0.01),两组患者胰腺炎发生率有差异,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ERCP术前、术后连续静滴头孢呋辛(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可以降低PEP的发病率,增加了ERCP检查及相关治疗的安全性,具备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在ERCP过程中易于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