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拼贴——20世纪末以来大陆电影的怀旧风格研究
【6h】

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拼贴——20世纪末以来大陆电影的怀旧风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绪论 怀旧的历史与电影的怀旧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范围以及相关理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范围

三、 相关理论

第二节 怀旧的历史

一、 怀旧的缘起——“家园”与“时光”乡愁

二、 现代主义的怀旧——身份消失与重构

三、 后现代主义的怀旧——拼贴与视觉快感

第三节 中国大陆电影怀旧风格的嬗变

一、 五十年代的史诗性怀旧

二、 七八十年代的反思式怀旧

三、 八九十年代的寻根式怀旧

四、 向后现代主义怀旧的转折

第一章 世纪末的怀旧电影:后现代的风格化影像拼贴

第一节 怀旧电影的后现代定义

一、 怀旧电影:对历史的风格化拼贴

二、 怀旧电影与历史电影、古装电影的区分

第二节 怀旧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 拼贴与时间分裂

二、 对怀旧前作的颠覆与反叛

第二章 大陆世纪末怀旧电影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乡愁

第二节 全球本土化:民族性的突出重围

第三章 碎片拼贴:怀旧电影的后现代特征之一

第一节 意象与怀旧风格的营造

第二节 超真实空间:对历史意象的拼贴

第三节 致敬或颠覆:对经典作品的抄袭

第四章 时空错位:怀旧电影的后现代特征之二

第一节 分裂的时间

第二节 时间的空间化呈现

第五章 文本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一节 个人化的历史述说

第二节 70年代的风格化观照

第三节 心理时间中的欲望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20世纪末中国社会悄然涌起一股怀旧思潮,并且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逐渐升温,在怀旧风潮的引领下,许多怀旧风格的电影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而这些电影在上映之后几乎都受到观众的好评,甚至获得世界电影节的各种奖项。自从80年代末电影逐渐淡出中国大众的视线之后,像怀旧电影这样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电影思潮并不多见,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此,本文将世纪末中国大陆具有怀旧风格的电影置于后现代语境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从理论入手,探讨怀旧电影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内在本质,另一方面针对代表文本进行解剖式的解读,希望能对其独特的创作特点与时空结构进行合理的梳理。
   绪论部分,总体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所借鉴的主要理论,并对怀旧的文化内涵演变与中国电影怀旧风格的嬗变进行了梳理。
   第一章,主要针对怀旧电影的定义与特点进行分析。一、运用詹姆逊的理论,探讨怀旧电影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定义;二、对怀旧电影与历史电影、古装电影做了概念上的区分;三、分析世纪末的怀旧电影对以往怀旧风格电影的颠覆与反叛。
   第二章,主要探讨世纪末中国怀旧电影产生的背景与原因。一方面20世纪末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无法适应新环境的人们不由自主产生普遍性的怀旧心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怀旧电影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民族文化的本土突围,中国电影创作者纷纷选择将传统民族文化作为表现对象。
   第三章,具体分析怀旧电影的后现代特征之一--拼贴。一是怀旧电影为营造怀旧氛围,对历史意象进行碎片式的拼贴;二是怀旧电影在内容与风格上经常对经典作品进行效仿与抄袭。
   第四章,具体分析怀旧电影的后现代特征之二--时空错位。一是怀旧电影中的时间往往呈分裂状态,表现出与线性历史逻辑的悖离;二是视觉空间取代历史时间成为怀旧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
   第五章,对《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文本分析,从个人化的历史述说、70年代的风格观照、心理时间中的欲望重构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
   结语,分析怀旧电影的症结所在,它对过去的碎片式拼贴遮蔽了真实的历史,用审美的假象掩盖了视觉消费的本质,表现出娱乐大众的消费文化倾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