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范弗拉森的理论接受观
【6h】

论范弗拉森的理论接受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导言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二)本文的写作思路及结构

一、 范弗拉森的理论接受观的背景与定位

(一)从规则到态度的转变

(二)来自科学史的启示

(三)理论接受在建构经验论中的定位

二、 理论接受的两个维度

(一)理论接受的认识维度

(二)理论接受的实用维度

三、理论接受观的多元内涵

(一)经验主义立场中的理论接受观

(二)针对具体科学理论的接受

四、 理论接受的主体与特征

(一)对接受含义的不同看法

(二)关于理论接受的主体

(三)理论接受的学科性与时代性

(四)理论接受观的经验主义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在科学哲学中,美国哲学家贝斯·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思想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国内学者也对他的建构经验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思想中,其关于理论接受的主张显得极为重要。范弗拉森的理论接受观与他主张的理论的语义观、解释的语用学及对量子力学作出的解释密切相关,但国内以往的研究对范弗拉森的理论接受观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试图从理论接受角度切入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并认为对范弗拉森的理论接受观的深入理解,可以深化对其建构经验论以及他的整体科学哲学思想的把握。
   范弗拉森认为,接受一个理论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接受仅要求相信那些对可观察现象作出说明的理论是真实的;另一方面,对某一理论的接受就意味从实用上承诺了理论在实际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但是,这两个方面仅是范弗拉森对理论的接受所作的一般性说明,不能涵盖其理论接受观的全部含义。一方面本文将范弗拉森的理论接受观理解为一种主张,他用此主张替代了科学实在论者的理论接受观;另一方面,本文也将他的理论接受观理解为一种论证策略,他以此论证策略反驳了科学实在论者的观点。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为背景,本文系统全面的探讨了范弗拉森的科学理论接受观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本文指出了在波普尔与范弗拉森之间关于接受概念所存在的差异,强调了范弗拉森观点的独特性。在范弗拉森之前,劳丹曾对接受与寻求作出了区分,类似地,范弗拉森则区分了接受与信念。本文对这两种区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的继承性与相似性也做了讨论。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本文初步揭示了范弗拉森与以往科学哲学家之间,在理论的接受问题上所具有的不同观点。另外,范弗拉森在对理论接受作出一般性说明的同时,还对具体科学理论的接受也作出了说明,本文比较了这两种说明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的分析了范弗拉森赋予接受的特殊含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