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体细胞杂种渐渗系山融3号抗逆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及基因功能研究
【6h】

小麦体细胞杂种渐渗系山融3号抗逆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及基因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转录因子结构

1.1 DNA结合区

1.2 转录调控区

1.3 寡聚化位点

1.4 核定位信号

2 转录因子的功能

2.1 参与环境胁迫的信号转导

2.2 参与不同的代谢途径

2.3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2.4 转录因子形成基因家族参与调控

3 植物转录因子功能研究方法

3.1 转录因子功能结构域的研究方法

3.2 利用突变体和转基因的功能分析方法

4 植物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4.1 zinc finger类转录因子

4.2 bZIP类转录因子

4.3 WRKY类转录因子

4.4 AP2/EREBP类转录因子

4.5 MYB类转录因子

4.6 CCAAT binding类转录因子

4.7 bHLH转录因子家族

5 实验选题依据以及目的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与抗逆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及其表达谱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数据库及数据查询

2 目的基因的cDNA克隆与序列比对

3 基因的转录表达模式分析

二、结果

(一) WRKY基因家族的比较及小麦WRKY转录因子家族部分基因表达谱分析

(二) CCAAT结合(CB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比较及CBF转录因子家族部分基因表达谱分析

第三章 抗逆相关转录因子克隆及功能研究

一、材料及方法

1 目的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2 目的基因gDNA的克隆与性质研究

3 基因的转录表达模式分析

4 亚细胞定位方法

5 凝胶阻滞试验

6 植物基因转化

二、结果与分析

(一) 抗逆相关锌指类蛋白TaZF13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二) 抗逆相关CBPB类转录因子TaCBFB27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渐渗技术,获得了普通小麦济南177(Triticum aestivum 2n=42,JN177)与强耐盐性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2n=70,Tp)的渐渗系抗盐新品种山融3号(SR3)。前期工作发现,与亲本济南177相比,逆境胁迫下山融3号中大量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包含多种类型的转录因子。为了研究山融3号的抗逆机理,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融3号中与抗逆相关的两个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变异规律和表达图谱进行分析,并从山融3号中克隆了2个可能与抗逆相关的转录因子,进行了功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
   1.WRKY基因家族的比较和表达模式分析
   以山融3号WRKY转录因子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作为探针,搜索小麦的相关数据库,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共鉴定获得了129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序列。这些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含有1-2个WRKYGQK七氨基酸残基核心序列和C2H2锌指结构。以Clustal X软件分别对WRKY结构域及WRKY基因构建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发现基于WRKY结构域与WRKY基因的WRKY家族进化关系类似,说明WRKY结构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WRKY基因的进化关系,是WRKY转录因子的重要功能单位和基因进化单位。以小麦WRKY结构域的系统发生关系及锌指结构特征为基础,可将小麦WRKY基因分为三个组8个亚组。通过与水稻、拟南芥进一步比较所构建的WRKY域系统发生树,表明小麦第三组WRKY基因的进化较为活跃,以物种特异性的方式进行进化,可能在小麦中有抗逆等特殊功能。
   在小麦WRKY基因进化线索的基础上,对山融3号中WRKY基因序列可能发生的突变与进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与亲本济南177的基因序列相比,山融3号中部分WRKY基因发生了一系列突变,主要包括SNP和小片段核苷酸的缺失或重组。
   为了研究山融3号中WRKY基因序列的改变对表达模式及其抗逆功能的影响,利用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了山融3号与济南177中18个WRKY基因在NaCl、PEG和ABA处理后的表达模式,发现其中6个基因在不同胁迫及激素处理条件下表达模式发生了改变。
   第一,这些基因对不同类型胁迫的应答方式不同。如WRKY62对ABA的响应更敏感,而WRKY95对PEG和ABA更敏感。
   第二,同一处理条件下,不同基因具有不同的调控模式。例如WRKY62,94,23,82对旱胁迫的响应时间延迟至12小时,而WRKY31和95对于旱胁迫的响应在1小时即达到高峰,之后迅速降解。
   第三,基因的胁迫响应模式在山融3号和济南177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山融3号中WRKY23基因在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济南177,而此基因在济南177中对ABA不敏感。
   以上结果表明,体细胞杂交渐渗过程促进了山融3号中WRKY基因的进化,而基因序列的突变使其表达调控模式更加复杂多样。
   2.CB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比较和表达模式分析
   同样,以山融3号中已知的CBF转录因子为探针,搜索并鉴定了小麦中54个CB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序列。将小麦、水稻和拟南芥中CBF转录因子构建系统发生树,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旁系同源基因和极少量的直系同源基因,表明该家族基因以物种特异性方式进行进化,其祖先可能只有极少数的CBF-like基因,而在不同物种中CBF转录因子基因的急剧扩增是由于基因或片段的串联重复产生的。通过山融3号和济南177中几个CBF转录因子cDNA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SR3中CBF家族进化也源于SNP及插入引起的基因变异,表明SNP和小片段插入/缺失是基因进化的源动力。
   对山融3号和济南177中9个CBF转录因子成员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BF家族对不同处理的响应模式不同,如CBF40对于旱胁迫以及ABA的响应更迅速。其次,在盐胁迫下有明显表达变化的4个基因中,CBF40的响应起始时间较迟,CBF46在1小时出现表达峰后迅速降解,而CBF51和12则能够对盐胁迫持续响应。另外,在济南177和山融3号中CBF12对ABA表达调控模式也不一样,在山融3号中的响应更为敏感。以上结果表明,CBF转录因子家族在山融3号中基因序列发生的突变使其表达模式在不同层次上均表现出复杂多样性。
   3.小麦抗逆相关基因TaZF13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
   从济南177和山融3号中分别克隆了一个具有RanBP结构的锌指蛋白基因TaZF13及其等位变异基因tazf13,它们的cDNA序列存在27bp差异。为了研究这一突变的原因,进一步克隆了济南177、山融3号和长穗偃麦草中TaZF13同源基因的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山融3号的tazf13是一个嵌合基因,而cDNA中27bp的插入片段来源于长穗偃麦草。为了验证这一突变对其表达模式的影响,通过RT-PCR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胁迫处理后表达变化。分析发现盐胁迫下,TaZF13和tazf13的表达在济南177和山融3号中均明显上调,但其表达不受ABA的影响。亚细胞定位表明TaZF13是一个细胞核与细胞质均存在的蛋白。除了花之外,TaZF13和tazf13在植株的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过量表达tazf13的转基因小麦和拟南芥株系的抗盐能力明显增强。通过转基因拟南芥中一些盐胁迫信号转导相关Marker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tazf13可能在ABA-非依赖的盐胁迫信号途径中发挥作用。
   4.小麦抗盐相关基因TaCBFB27的克隆和初步分析
   根据上述CBF家族的系统分析结果,从山融3号和济南177中克隆了一个CCAAT结合型转录因子基因TaCBFB27。结果发现,TaCBFB27的山融3号和济南177基因组序列间存在SNP和短片段的置换,表明它也是一个嵌合基因。但有趣的是,与TaZF13不同,其cDNA序列没有变化。在不同胁迫和激素处理后,Ta CBFB27的表达迅速上调,而且山融3号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济南177,对ABA的响应更为敏感。通过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方法,发现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能检测到TaCBFB27-GFP信号,推测可能是TaCBFB27核定位信号区发生突变引起的,而这种突变在其他物种的同源基因中也存在,可能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ESMA试验表明,TaCBFB27可以和CCAAT基序特异结合,具有生物学功能。过表达TaCBFB27的转基因烟草对盐的敏感性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强,暗示TaCBFB27可能通过ABA依赖型信号通路,增加脯氨酸含量,提高植株耐盐性。
   总之,以上研究结果首次研究了小麦WRKY和CBF转录因子家族的进化特征及其在山融3号和济南177间的序列变异和胁迫应答模式,分析了这种变化与山融3号抗逆性的关系。并根据这些信息,克隆了山融3号中发生变异的转录因子基因tazf13和TaCBFB27,对其表达模式和功能进行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参与到山融3号复杂的抗逆信号转导途径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