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清河防洪对策研究
【6h】

小清河防洪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防洪对策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小清河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沿河防洪保护区及重要保护目标情况

2.3 历史洪水情况及灾害损失

2.4 流域暴雨洪水特征研究

第三章 小清河防洪工程体系研究

3.1 工程规划及治理情况

3.2 干流河道工程

3.3 控制性建筑物主要设计指标

3.4 干流堤防情况

3.5 支流及上游水库情况

3.6 干流河道现状研究

3.7 蓄滞洪区研究

3.8 调洪及蓄水工程调度运用原则

3.9 影响小清河防洪安全的工程隐患

3.10 防洪工程措施前景分析

第四章 小清河非防洪工程体系研究

4.1 防汛组织机构

4.2 防汛责任制

4.3 防汛抢险人员职责

4.4 各市、各部门防汛任务及分工

4.5 防汛抢险队伍

4.6 防汛物资储备

4.7 洪泛区土地管理研究

4.8 洪水风险图研究

4.9 洪水保险机制研究

4.10 防汛宣传

4.11 小清河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4.12 汛前准备

4.13 防汛检查与日常管理研究

4.14 小清河防汛应急预案研究

第五章 防汛措施方案研究

5.1 洪水期间巡堤查险及险情上报研究

5.2 洪水等级划分

5.3 小清河三级洪水防御措施及洪水调度方案研究

5.4 蓄滞洪区群众安全转移方案研究

5.5 防汛抢险技术研究

5.6 洪水消退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附图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洪涝灾害是自然灾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河道防洪形势,确保沿河两岸人民群众安全度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水和谐的理念,必将系统、全面地研究小清河的防洪对策,在研究中变控制洪水为洪水管理,给洪水以出路,充分利用雨洪资源造福人类。
   小清河经过“九五”期间综合治理及济南市现在进行的小清河综合治理及实施的腊山分洪工程,各项防洪工程体系日臻完善,防洪非工程体系逐步受到重视,亟待对小清河现状存在的防洪安全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根据小清河防洪对策研究的指导思想及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介绍包括小清河自然地理概况、沿河防洪保护区及重要保护目标情况、历史洪水情况及灾害损失情况等内容研究小清河流域暴雨洪水特征。
   2.通过介绍包括小清河工程规划及治理情况、干流河道工程、控制性建筑物主要设计指标、干流堤防情况、支流及上游水库情况、干流河道现状研究、蓄滞洪区研究、调洪及蓄水工程的调度运用原则、影响小清河防洪安全的工程隐患等内容研究小清河的防洪工程体系,并对济南市小清河防洪工程措施前景进行分析。
   3.通过介绍包括小清河防汛指挥及执行系统、防汛信息传递系统、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的落实、防汛抢险人员职责、各市、各部门防汛任务及分工、防汛抢险队伍及物资储备、防汛宣传等内容研究小清河管理类防洪非工程体系,并逐步对洪泛区土地管理、洪水风险图、洪水保险机制等内容进行研究探讨;通过介绍、研究包括小清河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汛前准备、防汛检查与日常管理等内容构建小清河技术类防洪非工程体系,进而研究切实可行的小清河防汛应急预案,全面提升防洪减灾的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4.通过研究包括小清河洪水期间巡堤查险及险情上报制度、洪水等级划分标准、小清河三级洪水防御措施及洪水调度方案、蓄滞洪区群众安全转移方案、防汛抢险技术、洪水消退措施等内容着重研究小清河技术类防洪非工程体系的防汛措施方案,确保沿线各市的度汛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