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源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6h】

双源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为金标准,用双源CT(D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分析应用DSCT和MRI测量的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以及DS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主动脉瓣病变欲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平均56.7岁。在术前均行心脏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全部病例均行DSCT和MRI心功能分析检查。
   本研究定量测量心功能的检测采用D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方案。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应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系统,先扫描心脏定位片,扫描范围自气管分叉至膈肌水平。将兴趣区(ROI)设置在主-肺动脉窗层面的降主动脉内,密度阈值设置为100Hu。经外周静脉由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50mgI/ml),注射速度为4-5ml/s。双球管的管电压120kV,电流320-400mAs,扫描器的准直器宽度0.6mm,螺距0.20-0.46;图像重组层厚0.75mm,扫描的层厚0.6mm,转速0.33 s/圈,矩阵1024×1024。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以间隔10%R-R间期重建图像,重建后的图像调入工作站(Leonardo,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Germany),进行左心室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选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时相。将选定的时相以层厚8mm,进行左心室短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8-10层短轴位成像,覆盖流出道至心尖整个左心室。将其短轴图像调入Syngo Argus分析软件,勾画出心内膜和心外膜。
   应用3.0T磁共振扫描机(Intera;Philips Medical Systems),心脏协同表面接受线圈(6通道),配备呼吸导航监视装置及四导联向量心电触发;最大梯度场为3.0mT,梯度切换率是150T/m/sec。采用心电向量门控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urbo field echo,TFE)获取屏气电影MR图像。扫描参数为:TR:3.8ms,TE:1.9ms,翻转角:60°,矩阵:200×256,层厚8mm,FOV:284×350mm。扫描范围从心尖至二尖瓣平面覆盖整个左心室,总扫描时间为4-6min。扫描完成后的左室短轴电影图像调入至工作站(Extended MR Workspace,PhilipsMedical Systems),并且应用MR Cardiac Explorer心功能分析软件,将左心室乳头肌计入心内膜轮廓之内,逐层半自动手工描记左室心内膜及心外膜轮廓。
   通过DSCT和MRI专业的心功能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和计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所有患者均测量三次取均值,由有经验的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种仪器间测量值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检验,同一仪器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描述,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DSCT和MRI两种方法测量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相关性高,r值(EDV)=0.93,r值(ESV)=0.94,r值(SV)=0.89,r值(EF)=0.85。EDV均值:DSCT>MRI;ESV均值:DSCT>MRI:SV均值:DSCT>MRI;EF均值:DSCT>MRI。同一仪器三次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ICC值):MRI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8-1之间:DSCT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6-0.75之间。
   [结论]DSCT在左心收缩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并可在不增加放射剂量的前提下,一次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收缩功能,能够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术前评估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