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中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含量变化的研究
【6h】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中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含量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它的发病机制一直未被阐明。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损伤一直被认为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变化的中心环节,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与血管内皮损伤发生相关,并且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内脂素(visfatin)和网膜素(oment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的表达异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其功能紊乱。网膜素表达和活化减少可以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及炎性细胞侵入明显增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是核内一种典型的非组蛋白,可以释放至细胞外并介导炎性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氧化应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表达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将对上述细胞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表达及影响做出观察。
   研究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内脂素(visfatin)、网膜素(omentin)和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含量变化及意义。
   研究方法:收集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分娩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9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以及同期足月妊娠妇女30例,各组年龄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并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急、慢性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在在临产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3ml于抗凝管中,4℃下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20℃保存待测,并在分娩后立即抽取新生儿脐带血于抗凝管中,处理以及保存方法同母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静脉血清及脐带血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含量的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用DNM-9606型酶标仪读取OD值,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均有表达。内脂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7.55,10.05,10.97,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69,9.01,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88,P<0.05)。网膜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7.82,9.83,10.87,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93,9.74,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8.26,P<0.05)。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7.73,9.58,10.52,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67,8.51,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49,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脂素和HMGB1含量之间呈正相关(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网膜素含量同内脂素和HMGB1含量之间呈负相关(P<0.05)。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新生儿脐血中的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存在炎症损伤,其损伤与内脂素和HMGB1的高表达及网膜素的低表达有关。妊娠高血压疾病各组新生儿脐血中的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的含量无差别,妊娠高血压疾病未造成胎儿血管内皮的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内脂素、网膜素和HMGB1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也许同样可以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炎症标记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