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IMV+PSV通气模式在ICU全麻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SIMV+PSV通气模式在ICU全麻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2.麻醉方法

3.实验方法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2.SIMV+PSV组气道阻力为9.11±1.94 cmH2O/L/s、BIPAP+PSV组气道阻力为9.87±1.89 cmH2O/L/s

3.两组患者SPO2>90%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SICU全麻术后患者麻醉苏醒阶段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通气模式,探讨常用通气模式即SIMV+PSV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4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通气模式为SIMV+PSV,B组通气模式为BIPAP+PSV。分别记录入科后24小时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呼吸指标: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拔管前后的RR、HR、MBP等呼吸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机械通气过程中两种通气模式的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拔管前后两种通气模式的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每组通气模式拔管前后的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参数设置:SIMV+PSV模式:FiO240%,VT8-10 ml/kg,f12次/min,I∶E1∶1.5,PEEP5cmH2O(1cmH2O=0.098Kpa),PS10cmH2O; BIPAP+PSV模式:FiO240%,IPAP10-25cmH2O,VT8-10 ml/kg,EPAP3-5cmH2O,f12-20次/min,I∶E1∶1.5。脱机指征:自主呼吸恢复,VT>5ml/kg,低流量吸氧下SPO2>90%;肌力恢复,握手有力,能按指令抬头持续5s;血流动力学稳定(包括用最低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病人神志清楚,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恢复。实验对象:患者术前ASAⅡ-Ⅲ级;全麻术后未清醒带气管导管入外科ICU患者,成年;肺功能正常;近6个月内未发生过心衰、脑血管病变;围术期未曾出现感染;入科后上机时间>30min,且24小时内成功脱机拔管患者。
   结果:两组模式中,MV、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65、0.102、0.236);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BIPAP+PSV组Ppeak较SIMV+PSV组小(p=0.012),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病人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物剂量,术后镇静药物剂量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SIMV+PSV和BIPAP+PSV两种通气模式均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与患者自主呼吸不易发生抵抗。而压力控制模式BIPAP+PSV的Ppeak小,更适宜气道压力高的患者;而SIMV+PSV通气模式广泛应用于SICU全麻术后患者苏醒阶段可靠性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