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独者需要状况的探索性研究
【6h】

失独者需要状况的探索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失独者研究的发展阶段

2.2 失独者研究的内容焦点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资料的收集

3.2 资料的分析

第4章 失独者的需要及满足情况

4.1 失独者的经济供养需要

4.2 失独者的生活照顾需要

4.3 失独者的精神慰藉需要

第5章 影响失独者需要满足的因素分析

5.1 需要主体因素的影响

5.2 社区层面因素的影响

5.3 政府政策及制度因素的影响

5.4 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6章 满足失独者需要的对策探讨

6.1 失独者要提高自身的复原能力

6.2 共建“家庭、社区”支持网络

6.3 完善国家政策制度,提供权益保障

6.4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有效作用

第7章 结语

7.1 总结与思考

7.2 本文的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失独者需要状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2: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3:失独父母关于要求提高青岛市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的申请

附录4:山东省失独家庭代表济南维权纪实部分内容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强制性要求育龄妇女只能生育一胎。然而,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各种社会风险的存在,导致很多独生子女过早离世,给父母带来沉重的打击,这些父母自称是失独者。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失独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普遍存在而又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遭遇独生子女去世这一沉重打击,这些父母的人生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此时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又存在哪些真实需要,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都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失独者基本生活及相关权益的维护与保障,也关系到政府及社会各界采取扶助措施的有效程度,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关于失独者的情况调查多见诸于新闻媒体,而在学术领域,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文章是将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家庭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一般着重于救助金的运行机制、社会政策的扶持等方面,还没有针对失独者特殊需要的系统研究。
   笔者围绕“失独者的需要状况”这一主题,将全文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第1章绪论将文章的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其中着重对“失独者”和“需要”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第2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文献进行了回顾;最后,第3章是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资料收集采用了半结构化访谈、观察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其中半结构化访谈包含网络在线访谈和传统面对面访谈两种方式,以网络在线访谈为主。
   第二部分:第4章以6位失独者个案为例,对失独者的生活变化、需要及其满足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一是经济供养需要,具体表现形式为获得国家计生补偿、获得医疗费用减免以及获得工作的需要;二是生活照顾需要,具体分为医疗照顾和养老照顾两种需要;三是精神慰藉需要,主要内容包含心理疏导、得到关怀以及精神寄托三方面。
   第三部分:第5章是对影响失独者需要满足的因素进行分析,从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失独者的需要不能满足一方面是受需要主体自身脆弱性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国家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基层政府对失独者的忽视,导致失独者的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社会各界对失独者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也影响了失独者需要的满足。
   第四部分:第6章是对策探讨,针对第5章分析的影响因素,分别从需要主体层面、社区层面、政府政策制度层面以及非政府社会组织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第7章是结语,包含对上文的总结、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考以及本文的局限性:一是对失独者需要的相关研究资料过少,笔者的调查研究完全建立在资料收集分析基础上,必然受到笔者本身研究水平的限制;二是访谈案例过少,笔者只有6例失独者的访谈资料,内容涵盖不够全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