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驰缓症20例疗效及随访
【6h】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驰缓症20例疗效及随访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

结果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食管造影及Henderson分级

3.手术并发症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贲门失驰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食管下段括约肌(LES)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该病以吞咽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障碍为主要特点。此类患者进食时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进入胃内,产生滞留,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相关症状。贲门失驰缓症的主要症状有吞咽困难、胸部不适或疼痛、反流呕吐、等。许多病人在就诊前很长时间就存在症状,时间有长有短。开始时患者自觉症状可能不显著,病情缓慢进展。有时可以突然发生,少数病人无症状表现,只在偶然进行的常规胸部透视检查及呼吸道检查中发现。目前,对贲门失驰缓症的治疗多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食管放置支架治疗及外科开胸食管肌层切开术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患者住院费用高、并发症多、创伤大、或病情不能长期有效缓解等缺点。2010年日本学者Inoue[1]等报道了一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新方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近2年来POEM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研究报道显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上短期效果良好。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等。
   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之间,对依据临床表现、食管造影等确诊的20例贲门失驰缓症住院患者行POEM技术治疗。患者年龄为65岁~15岁,平均年龄38.50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20年。平均病程为5.83年。POEM手术步骤如下:(1)食管黏膜层分开建立隧道开口;(2)分离黏膜下层,建立粘膜下隧道;(3)于胃镜直视下贲门环形肌切开;(4)钛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禁食时间等。并随观察访患者病情,观察术后效果。
   结果:
   本组20例贲门失迟缓症POEM技术治疗,均在手术室于全麻下完成。手术均操作顺利。手术时间为85min~28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43.5min。其中1例患者并发气胸,经单纯抽气后痊愈。5例患者出现纵膈和皮下气肿,于手术后很快吸收。术后发热病例7例。术后无发生迟发性出血、食管漏、纵隔、胸腔感染等并发症的病例出现。术后住院时间最多为16天,最少为4天,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6.95天。术后对患者进行周期为1月,6月,12月的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2个月。术后1个月时症状缓解率为95%(19/20)。术后6个月时缓解率为92.8%(13/14)。
   结论:
   短期随访证明POEM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高效。但POEM术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并发症与手术的疗效无明显相关。病程长、贲门环形肌增厚严重、食管扩张严重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