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邹城市乙肝报告发病率评价
【6h】

邹城市乙肝报告发病率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常见英文缩略语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1 邹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病例报告卡的基本情况

2 邹城市急性乙肝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调查情况

3 邹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病例报告卡的质量评价

讨论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病例报告卡

附录2 采样、送检登记表

附录3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附录4 急性乙肝病例随访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全世界估计有20亿人感染HBV,3.5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肝脏感染疾病,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该区域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即已感染HBV,8%-10%的成年人受到慢性感染。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急性HBV感染可以导致急性乙肝,急性乙肝通常情况下为自限性,在少数情况下会进展为慢性感染或暴发性肝炎,同时,急性乙肝也可以导致急性肝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不能被忽视。由于HBV感染率高,乙肝已成为影响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由于其病程长、难以治愈,乙肝也是家庭因病致贫的疾病之一。因此,乙肝成为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疾病,国务院和卫生部已将其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并采取相关的监控措施,如加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建立乙肝监测系统。但是在乙肝的防控工作中存在着如失访率较高,乙肝病例重报、错报问题严重以及乙肝病例分类混乱等一些问题,影响了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随着山东省卫生厅《2006-2010年山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工作目标的提出,再结合上邹城市近几年乙肝报告发病情况,给邹城市乙肝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结合山东省《关于设立乙型病毒性肝炎省级监测点的通知》,将邹城市设为省级乙肝监测点,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监测工作。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邹城市乙肝报告发病情况,进一步深入研究邹城市急性乙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传播的主要环节;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乙肝病例中急、慢性乙肝病例的构成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肝病例报告的准确性;根据乙肝监测结果,为防控乙肝以及规范乙肝病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
   1.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乙肝病例中急、慢性乙肝病例的构成;
   2.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肝病例报告的准确性;
   3.了解急性乙肝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
   4.根据乙肝监测结果,为规范乙肝报告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病例为所有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现住址为邹城市辖区的乙肝病例(包括急性、慢性、未分类病例)。
   2.调查方法:对邹城市辖区内所有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包括急性、慢性、未分类病例)全部进行采血,在省级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按照预先制定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卫生专业人员对病例进行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实验室检测后明确诊断为急性乙肝的病例于发病后6-8月随访1次,完成急性乙肝病例随访表。
   3.时间范围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4.分析方法:使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
   5.质量控制
   (1)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制定了乙肝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实验环节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个案调查表的质量控制:对县级调查员调查的个案调查表,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随机抽取进行复核,按照个案表所登联系电话对部分内容进行复核,对调查不符的内容要进行重新调查。
   (3)计算机数据录入质量控制:在建立数据库时,设计Check程序,减少逻辑错误;进行数据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核对。
   [研究结果]
   1邹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病例报告卡的基本情况
   (1)初始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例数为841例,经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后,乙肝病例共有485例,其中急性乙肝18例,占总病例数的2.2%,慢性乙肝467例,占57.4%。急慢性乙肝报告例数之比为0.04∶1。
   (2)在初始诊断的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为783例,占93.1%,临床诊断病例为49例,占5.8%,临床诊断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之比为0.06∶1。
   (3)急性乙肝病例的平均年龄为35.9±14.3岁,职业以农民为主,主要临床症状是疲乏无力和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实验室检查发现抗-HAVIgM以及抗-HBs阴性率均为100%,HBsAg以及抗-HBcIgM的阳性率均为100%。
   2邹城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调查情况
   (1)急性乙肝患者危险因素暴露史部分的应答率比较低,只有9名患者回答了这一部分的问题。9名患者否认有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以及注射器,血液透析治疗史。4名患者有口腔诊疗史,3名患者有去美容院做过创伤性治疗。
   (2)6-8月后随访发现18名急性乙肝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变。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ALT检测异常者仍有11名,占61.1%,HBsAg转阴率为27.8%,抗-HBs转阳率为28.6%,只有1名患者抗-HBcIgM转阴。
   3邹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病例报告卡的质量评价
   (1)比较了初始诊断与复核诊断的结果,我们发现,初始诊断的误诊率较高,急性乙肝的误诊率为57.7%,慢性乙肝的误诊率为39.5%。而且我们发现,急性乙肝的误诊病例有80%是实验室确诊病例,慢性乙肝的则有94.8%。
   (2)乙肝监测病例报告卡病例重报分析发现,在2009年里,发现13例重复病例,重报率为2.4%,2010年则有4例重复病例,重报率为1.2%。当集中分析2009-2010年的数据时,我们发现有28例病例病例编码重复,重报率为3.4%,说明有跨年重报的现象。
   (3)至于急性乙肝病例,我们发现无论是单年还是跨年,都没有出现病例重报的情况,说明重报病例主要集中在慢性乙肝。
   [结论及建议]
   1.2009-2010年邹城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型肝炎病例报告中,主要以慢性乙肝为主。但是不能忽视急性乙肝对邹城市公共卫生的影响,尤其是众多研究提示急性乙肝感染途径的逐渐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以及美容侵入性诊疗史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感染急性乙肝的危险因素。
   2.2009-2010年邹城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肝病例报告误诊率较高,急性乙肝的误诊率为57.7%,慢性乙肝的误诊率为39.5%。说明医生在进行乙肝病例报告时,报告标准较为混乱,大部分医生未准确掌握乙肝病例报告标准,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传染病报告意识,使其熟练掌握乙肝病例定义,进而提高医务人员乙肝病例诊断水平,让他们能按照诊断标准进行报告,以减少错报及误报。
   3.2009-2010年邹城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肝病例报告出现重报现象,主要集中在病程长、反复就诊的慢性乙肝病例,因此需要加强审查,此外,还需要在报告卡中增设患者唯一识别号,如身份证号码,以减少重报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