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贪工作中的讯问谋略研究
【6h】

反贪工作中的讯问谋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特殊社会危害性

二、贪污贿赂犯罪的特殊性

三、反贪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 贪、贿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一、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

(一)私欲膨胀,物质拜金心理

(二)从众心理导致的宿命论

(三)危机感和心理不安全感

(四)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二、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的应讯心理

(一)悔恨、羞耻心理

(二)光环心理

(三)畏罪心理

(四)侥幸心理

(五)恐慌、对立心理

(六)临近供述的试探心理

第三章 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审讯中的行为表现

一、心理稳定期的行为表现

二、心理起伏期的行为表现

第四章 贪、贿案件嫌疑人的审讯谋略

一、审讯策略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

(一)审讯策略的基本概念

(二)讯问谋略的构成要素

二、谋略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贪污、贿赂案件审讯语言运用方式的审慎选择

(二)巧用“心理强制”

(三)注重心理强化

(四)注意影响嫌疑人认知、意志

三、常见的贪污、贿赂案件的审讯策略

(一)导谎法

(二)错觉法

(三)分解法

(四)自由联想法

(五)跳跃讯问法

(六)催眠法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预防和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历来是我国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此类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与我国建设廉洁政府的工作目标背道而驰。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此类案件的发案率呈现增长的态势,尤其层出不穷的“裸官外逃”案件,更是在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带来危害的同时,给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做好反贪工作是检察机关当前及今后维护法律权威、社会稳定、国家利益的重要使命。
  为了有效遏制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减小此类犯罪带来的损失,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先期侦查与讯问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侦查讯问是侦破案件的重要手段,在案件的侦破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侦查实践当中,把握正确的侦查方向、运用高效的讯问策略和手段,对于及时发现并侦破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更能有效保障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贪污贿赂犯罪有别于其他种类的犯罪,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犯罪的特殊之处。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文化水平较高,多在国家机关中身处高位,社会阅历丰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反侦察能力,从而使此类犯罪具有隐蔽性。加之犯罪嫌疑人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手中往往握有丰富的人际和社会资源,有利于事前打探消息、事后隐藏或销毁证据,加大了发现、查处贪污贿赂犯罪的困难。因此,掌握此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阶段心理特征的变化运用相应的侦查讯问策略,抓准“突破口”,对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减少刑讯逼供现象,以及有效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行为的工具学科,心理学介入刑事司法领域也由来已久,并且随着心理学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其对指导司法活动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心理学层面入手,探讨贪污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希望对检察机关侦办此类案件、寻找案件“突破口”有所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