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工程研究
【6h】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工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历城营配调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历城区农网营配调系统现状分析

2.1 历城区电网现状

2.2 历城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现状

2.3 历城农网营配调信息系统现状

2.4 历城农网营配调存在的问题

2.5 历城农网营配调优化方案

第3章 历城农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及运行效果

3.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3.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

3.2.1 通信方式

3.2.2 技术方案

3.2.3 实现功能

3.3 运行效果

第4章 历城农网智能配电台区优化设计及运行效果

4.1 智能配电台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4.2 智能配电台区建设

4.2.1 建设思路

4.2.2 智能配电台区配置

4.2.3 建设方案

4.3 运行效果

第5章 历城农网配电自动化优化设计及运行效果

5.1 配电自动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5.2 建设方案

5.3 运行效果

第6章 历城农网营配调管理优化模式建设及运行效果

6.1 农网营配调管理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6.2 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

6.2.1 现状分析

6.2.2 建设方案

6.2.3 系统功能设计

6.2.4 互连系统的情况及系统接口

6.2.5 运行效果

6.3 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6.3.1 农网营配调管理移动作业支撑子系统

6.3.2 系统功能应用

6.4 运行效果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为基础、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等技术,构建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战略发展目标。农村电网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任务是尽快建设以坚强为基础、智能为特征的新型农网,这是是实现农网与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本着立足三农,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结合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大环境,通过今后农网改造的过程,完善电网基础设施监测装置,提高对工矿企业用户、居民用户的管理控制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电能质量。结合智能电网的建设思路,加强供电单位与用户间的互动性、配用电设备监控装置的信息化以及对配用电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基础,建立一套农网营配调智能化管理系统,指导供电公司的日常生产和营销服务工作。 为切实提高营配调管理的效率,本文对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证,主要研究探讨了建设用电信息采集、智能配电台区、配电自动化工程构建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农电业务综合监控与管理中心,探索农网营配调管理优化模式。 通过对历城农网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用电信息采集、智能配电台区、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方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采集、全费控、全覆盖,实现了台区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实时监控,并能根据采集的信息,分析计算用户用电情况,统计用电量,实现台区线损计算。 智能配电台区建设,融入智能电网最新技术元素,主要包括智能一体化配电终端,解决配电台区设备状态监测、控制投切、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监测等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另外,系统具备的用电安全监测管理功能,提高用电安全管理水平包括智能电表、采集器、智能配变终端、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设备使用效率、通信方式合理性、数据传输标准化、数据告警等方面。 配电自动化建设将SCADA、DA等功能集于一体,从整体上实现历城配电网的监视和控制,分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对整个配电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系统提供开放接口,支持WEB发布、二次开发和与电力营销系统等其他计算机系统的互连功能。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改造原系统功能,使之符合国网及集团公司标准,实现配电网自动化,逐步实现高级应用分析、停电管理、分布式能源接入、微网自愈等智能化应用功能。 通过三个系统的建设,建立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农电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与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智能配电台区监测、调控系统等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数据交换、共享及分析、展示和管理功能。最后对历城供电公司农网赢配调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次研究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运行可靠的设备、优良的管理模式,极大发挥了历城区供电公司在农网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落实公司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发展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