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节能减排途径与效果分析
【6h】

山东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节能减排途径与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

1.1.2 我国节能减排的研究工作进展

1.1.3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及节能减排概况

1.1.4 信发生态工业园区面临的压力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共生的概念和模式

1.2.2 产业共生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1.2.3 产业共生的节能减排分析

1.2.4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方法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园区产业共生节能效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2.1.1 指标的筛选方法

2.1.2 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2.2 指标定义和计算

2.2.1 节能指标

2.2.2 经济指标

2.2.3 环境指标

第3章 山东信发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介绍

3.2 系统边界定义

3.3 数据收集

3.3.1 调查方法

3.3.2 调查内容

3.4 调查结果

3.4.1 信发生态工业园区能量流分析

3.4.2 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模式分析

第4章 山东信发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

4.1 园区产业共生节能指标

4.1.1 产业共生节能指数和节能贡献率

4.1.2 产业共生节能率

4.1.3 园区单位工业总值能耗削减率

4.1.4 节能指标讨论

4.2 园区产业共生经济性指标及讨论

4.3 园区产业共生环境指标

4.3.1 碳减排量以及减排率

4.3.2 二氧化硫减排量以及减排率

4.3.3 氮氧化物减排量以及减排率

4.3.4 粉尘减排量以及减排率

4.3.5 环境指标讨论

4.4 建议

4.4.1 生态工业园区节能减排的建议

4.4.2 生态工业园建设产业共生模式的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已成为能源进口大国,但能源利用率只有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伴随能源的消耗,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空气污染也越来越重。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于政策法规、再生资源以及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等方面。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尤其是产业共生的发展,是实施节能减排有效措施。生态工业园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3R”为原则,以物质高效循环和能量梯级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自2000年以来,生态工业园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且对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一五”后,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0%,节能约6.30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0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29%。
  产业共生模式是生态工业园区实施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也形成了典型的产业共生模式,如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的蔗田-制糖-酒精-造纸-热电联产和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在内的闭合共生网络,山东鲁北化工基团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热电联产三条绿色产业链。学者们对于产业共生节能减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能效果分析、碳减排分析、废水减排分析以及环境效益分析,产业共生模式对节能减排效益的量化分析较少。缺乏产业共生的节能强度分析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减排效果分析。对于产业共生的节能减排的量化评价较少,且缺乏一个简便适用的评价体系,以便于对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共生模式的构建,从理论和实践中提供有力的指导作用。
  本文研究建立了包括节能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等三个二级指标在内的量化评价产业共生节能减排效果的指标体系,节能指标包括产业共节能量、产业共生节能指数、产业共生节能贡献率、产业共生节能率、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削减率;经济指标包括产业共生模式投入产出比、产业共生静态投资回收期、产业共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环境指标包括碳减排量和减排率、二氧化硫减排量和减排率、氮氧化物减排量和减排率、粉尘减排量和粉尘减排率。
  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经济开发区内,现有13家重点企业,涉及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碳素加工、烧碱、电石、PVC、味精等行业,形成了“热电联产、铝电联营、铝深加工、化工配套”的产业共生体系。本文以山东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为案例,跟踪调查了工业园区2008-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该生态工业园区通过产业共生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并对其进行了能减排效果的量化分析。
  文章就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构建现状,研究提出了三种产业共生节能减排途径,即i)工业过程之间的高温物料携能的利用;ii)不同工序之间余热和蒸汽的回收;iii)基础设施共享产业共生节能,以上三种产业共生模式为生态工业园区带来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经过核算,以上三种产业共生途径为信发生态工业园区带来的年节能量为46.51万吨标煤,占总能耗12.42%,产业共生节能指数为0.33,综合节能指数为0.94,接近发达国家的节能指数,产业共生引起的节能减排占比为34.60%,说明构建产业共生模式是实现生态工业园区节能的有效途径。构建信发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共生模式需要的资金投入是1.89亿元,投入产出比值为406.20元/吨标煤,小于煤的价格,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7.99亿元、140.96%,且平均回收期为8.5个月,说明产业共生模式有资金投入少、回报率大、资金回笼快等特点。产业共生模式实现减少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量分别为73.13万吨、7674.15吨、7255.56吨和4464.96吨,削减率分别为5.28%、7.87%、28.57%和57.81%,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基于产业共生模式对于生态工业园区节能减排的贡献,结合信发生态工业园区构建产业共生模式的经验,论文对生态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以及构建产业共生模式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