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乘客感知的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研究
【6h】

基于乘客感知的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运行平稳性的定义

2.2 运行平稳性评价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交运行平稳性特征解析

3.1 运行平稳性特征对比

3.2 公交运行平稳性内涵

3.3 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思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交运行平稳性量化建模

4.1 模型设计

4.2 调查内容与方法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4.2.3 问卷的信度分析

4.3 运行平稳性重要性分析

4.4 不同时段运行平稳性评价差异分析

4.5 不同人群运行平稳性评价差异分析

4.5.1 简单统计分析

4.5.2 单因素方差分析

4.5.3 多因素方差分析

4.6 分情景建模

4.6.1 运行平稳性客观评价

4.6.2 建模情景分类

4.6.3 回归模型的选择

4.6.4 平峰时段运行平稳性建模

4.6.5 高峰时段运行平稳性建模

4.6.6 高峰时段弱势群体运行平稳性建模

4.6.7 高峰时段普通人群运行平稳性建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总结及未来展望

5.1 结论总结

5.2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城市交通问题,尤其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逐渐成为大多数城市在制定交通发展战略时的共识。以专用道为依托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由于具有运行速度快、运载能力高、投资较小等优点得到大力推广。由于规划设计水平的限制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不足等原因,快速公交在实际运行中服务水平较低,达不到预期要求;而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快速公交系统吸引力不足,运载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快速公交服务水平,尤其是主要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增加快速公交吸引力,提高公交分担率。本文研究的运行平稳性正是这样的关键影响因素,其对乘客的影响在乘坐舒适度影响因素中仅次于拥挤程度,而相关的研究较少,缺乏定量评价,因此对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分析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特性入手,以济南BRT1-6号线的调查问卷和行驶记录仪数据为研究的数据源,根据ISO振动评价通行标准,基于快速公交速度-时间特性计算运行平稳性客观指标值,了解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的实际水平,并与调查得到的运行平稳性主观评价相对比;从乘客乘车过程中的3个实际感知层面——人与人、人与环境、人自身建立运行平稳性影响因素集,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调查得到的各影响因素值进行拟合,找出对各因素对运行平稳性评价的影响大小。主要结论包括:(1)运行平稳性对快速公交乘坐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平峰时段和高峰时段影响程度不同,但其影响程度在本文研究所列的舒适度6个影响因素中仅次于拥挤度,远远高于其他因素;(2)车内卫生对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在平峰时段其对所有乘客运行平稳性评价影响最大,在高峰时段其对所有乘客运行平稳性评价的影响仅次于拥挤程度,在高峰时段其对普通群体(非老、幼、病、残、孕)的影响最大;(3)月收入对乘客运行平稳性评价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无论在平峰还是高峰时段,其影响大小均排在前5位之外,倒数3位以内。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运行平稳性对快速公交乘坐舒适度的影响程度;(2)本文从乘客感知的角度,分析了运行平稳性的所有可能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评价量化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铺垫良好的基础;(3)基于调查数据,对快速公交的运行平稳性进行了初步的量化评价,解析了不同因素对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的显著性和作用大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