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在校生成长记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6h】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在校生成长记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系统可行性

1.4 解决的主要问题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概述

2.2 设计目标

2.3 功能描述

2.3.1 综合素质测评子系统

2.3.2 奖学金评定子系统

2.3.3 助学贷款评定子系统

2.3.4 学生成长记录子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关键技术与性能建模

3.1 JSP及其技术特点

3.2 Struts+Hibernate编程框架

3.2.1 MVC模式和表示层框架Struts

3.2.2 Spring MVC

3.2.3 数据持久层框架Hibernate

3.3 面向三层服务架构的性能建模

3.3.1 Web服务器

3.3.2 应用服务器

3.3.3 数据库服务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校生成长记录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在校生成长记录子系统设计

4.2 系统用例分析

4.3 系统详细设计

4.3.1 登录模块

4.3.2 不良行为信息管理模块

4.3.3 不良行为信息添加模块

4.3.4 不良行为信息删除模块

4.3.5 用人单位查询模块

4.3.6 家长查询模块

4.3.7 留言模块

4.3.8 辅导员授权模块

4.3.9 不良行为类别管理模块

4.4 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5 子系统安全设计

4.5.1 数据安全

4.5.2 身份验证

4.6 子系统实现

4.6.1 登录

4.6.2 成长记录类别管理

4.6.3 学生管理

4.6.4 教师管理

4.6.5 学生成长记录管理

4.6.6 辅导员授权用人单位

4.6.7 家长查询

4.6.8 留言

4.6.9 用人单位查询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一致性和数据客观性研究

5.1 数据一致性保障

5.2 数据客观性保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与性能测试

6.1 系统开发和测试环境

6.2 测试过程

6.3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在校大学生管理也逐渐朝着信息化推进。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在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诚信教育、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需要学生管理的细节信息剧增,学生信息管理工作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由于原来的人工管理工作强度大且易出错,学生处迫切需要我们开发一套满足新时期在校大学生管理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并且这套系统要与数字化校园已经完成的其它系统很好地共享信息。基于上述需求,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下,我们与学生处配合,用两年时间设计研发了一套实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且投入使用。
  在此系统中,除了按照学生处业务要求设计了在校大学生的素质考核、奖助贷等子系统,我们还基于全校已经完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可共享数据中心,创新性地设计了一个在校大学生成长记录子系统,该子系统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记录在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并且把这些表现变成学生管理的依据。
  在校生成长记录管理系统以大数据精确记录的观点,参考银行的个人信用记录系统,基于学校的共享数据中心,以学生管理和教务管理为主线,全面客观记录在校大学生行为,形成学生个人的诚信记录,并且可以由被授权部门和人员通过网络实名记录和查询。通过多角色的权限控制,允许家长、用人单位查询相应学生的成长记录,并保证学生的隐私不会泄露。
  作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重要性在于:(1)方便家长参加学生管理,克服学校各部门和家长之间因为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学生管理漏洞;(2)方便用人单位对学生深入了解;(3)对自由散漫违纪违规违法的学生起到强大的心理约束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律习惯;(4)学生素质分数计算也更加客观科学;(5)辅导员和学生处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分析和预处理。为在校大学生构建一个既美好和谐又管理科学严肃的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
  本系统设计为B/S体系结构,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为了完美地嵌入数字化校园,我们采用Oracle数据库和Tomcat服务器,基于Spring MVC框架进行开发,保证了系统的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的分离、业务逻辑和表示层分离,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让开发变得更加高效率,维护和测试更加方便。文中还论述了保证本系统数据来源客观性的措施,以及如何与数字化校园整体设计保持数据一致性的策略。
  为了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本文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Web前端、应用和数据库的三层建模,并以用户体验为依据定义了各层的平均应答率作为性能测试参数,并且在系统完成后按照三层建模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达到系统的设计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