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修复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分析
【6h】

关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修复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方法

结果

1.单元素分析

2.多元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术后谵妄是指以手术为主要原因,在病人手术麻醉清醒后数日内表现出的认知能力下降以及精神注意障碍等症状的精神紊乱状态,常伴有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又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头颈肿瘤的好发形式,多发于中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主要以浸润性生长方式蔓延,其病程进展较快,常通过淋巴及血液进行远处转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游离皮瓣修复成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修复的常用方法,皮瓣修复术切口大,创伤大,患者生理及心理承受较多痛苦,易在术后引起谵妄,出现谵妄不仅会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影响皮瓣的成活,同时对护理带来很大难度。
  目的:
  本课题通过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修复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从术前、术中、术后多个方面调整,寄希望于降低谵妄的发病率,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为将来术后谵妄的诊断、预防及护理提供指导。
  方法:
  本实验中,选择行皮瓣修复术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122例,年龄40-80岁,将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所收集的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采用谵妄意识评估法CAM-CR(中文修订版)评估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并将其发病因素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种情况,对比这三种情况中的危险因素的影响作用,并采用SPSS19.0和MiniTab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各因素之间单元素分析,然后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实验选取山东省立医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22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游离皮瓣修复的患者,其中13例发生术后谵妄,谵妄率为10.7%。
  在本实验中,高龄、睡眠紊乱为造成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酗酒、手术时间、疼痛单因素分析中引起术后谵妄有统计学意义,皮瓣部位、术后低血氧这些因素不能证明其直接引起谵妄,但它们使谵妄的发生更加复杂,仍然有可能对术后的恢复产生影响。
  结论:
  1.高龄为本课题中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易发生术后谵妄与其应激能力减低,对机体非正常代谢的适应性降低,使得胆碱能系统改变,一些神经元细胞相对减少,从而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等有关。
  2.同时,睡眠紊乱也是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睡眠缺乏会患者精神状态变差、从而导致认知能力降低,使患者精神状态浮躁、焦虑,易发生术后谵妄。
  3.性别、酗酒史、手术时间、皮瓣部位、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疼痛不能证明其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但这些因素中性别、酗酒、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对术后谵妄也有一定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