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肠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6h】

结肠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3.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

4.病例资料收集

5.术前准备

6.手术方式

7.术后处理

8.统计方法

结果

1.基本情况

2.各研究指标与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00万人罹患结肠癌,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10%-15%。相关研究表明结肠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尤其在高龄人群中。在我国,结肠癌仍是胃肠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较以往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以41-65岁较高。尤其是在我国城市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调查趋势上看,结肠癌的发病率仍将呈上升走形。结肠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人数也随之增加,但对于结肠癌术后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的了解尚不足。在结肠癌的治疗方面,随着新辅助放化疗不断进步,结肠癌的治疗逐渐趋向于综合治疗,但手术仍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是目前唯一能彻底根治的治疗方式。随着结肠癌病人的逐渐增多,结肠癌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相对应增加,其中肺部感染对病人预后有重要影响,但对于结肠癌术后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归纳。
  目的:探讨影响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结肠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自2013.10至2015.10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3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包括性别、年龄、BMI、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术前肺通气功能障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手术方式。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院内获得性支气管炎——肺感染诊断标准”和Dilworth“腹部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积分诊断标准”,且感染的严重程度以Clavien-Dindo评分系统评估,且以Ⅱ及以上为诊断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结果:在375例病例中,有15例(4.0%)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诊断为等级Ⅱ,Ⅲa,和Ⅳa分别13(3.5%),1例(0.3%),1例(0.3%)。单变量分析表明年龄(≥75岁)、性别(男性)、糖尿病(DM)、吸烟史,术前肺功能减弱及输血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有关。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术前通气功能障碍者,DM,输血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术前呼吸功能受损、糖尿病和输血后被确认为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

著录项

  • 作者

    张洪来;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外科学(普通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苗瑞政;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63.02;
  •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致病机制; 结肠癌; 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