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应用探究
【6h】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应用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自杀

2.1.2 自杀意念

2.1.3 自杀倾向

2.1.4 小组社会工作

2.2 研究综述

2.2.1 自杀和自杀意念研究

2.2.2 大学生自杀的研究综述

2.2.3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杀的研究现状

2.3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3.1 高校学生工作和心理咨询应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不足

3.2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目的和优势

3.2.1 小组社会工作得介入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目的

3.2.2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杀问题的优势

第4章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意义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对象

4.5 研究工具

第5章 研究过程

5.1 小组准备阶段

5.1.1 成员的筛选与招募

5.1.2 实施前测

5.1.3 组员情况及需求评估

5.2 小组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5.2.1 小组活动方案的设计

5.2.2 小组活动方案实施

5.3 小组评估

5.3.1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前后测结果分析

5.3.2 小组成员主观评估

5.3.3 小组成员访谈记录

5.3.4 社工过程记录和观察员评估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总结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总结和反思

6.3 局限性和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杀是一种自我伤害自我毁灭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自杀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是个人生理、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自杀是全人类的悲剧。自杀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议题、公共卫生与精神卫生议题。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希望和中坚力量,大学生自杀不仅给家庭和个人带来难以弥补伤痛,而且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风险和损失。大学生自杀及其相关问题,深刻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关系到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日趋严重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一项重要社会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不断发展完善的高校学生工作体制和心理教育咨询制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干预自杀行为的发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面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式、新情况,学生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在应对大学生自杀问题时,仍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大学生自杀现象在校园中仍较为严重,部分原本可以及时预防干预的自杀行为未得制止,大量的潜在自杀风险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社会工作及其小组工作的方法,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术,在应对大学生自杀问题时是可行的有效的。但现阶段国内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较为稀有,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和介入策略探讨上,实务性工作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对自杀倾向大学生进行干预和治疗,以期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达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自杀的目的。小组工作过程中,依据小组动力理论、萨提亚理论和自杀学相关知识,结合组员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了小组工作方案。并采用大学生自杀意念量表、组员主观评估、观察员评估、组员访谈等方式,对整个小组活动进行评估。研究结论如下:
  1、小组工作在减低组员自杀意念,降低组员自杀倾向方面,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2、本次小组活动在小组氛围、活动方案设计、社工表现、满意程度四个方面表现较好,小组工作较为成功。
  3、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应对大学生自杀问题方面是可行的有效的。

著录项

  • 作者

    张京成;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社会工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少怡;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5;
  •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倾向; 小组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