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ARME及SFOT对上颌骨及其周围骨缝、下颌位置和上气道的影响
【6h】

SARME及SFOT对上颌骨及其周围骨缝、下颌位置和上气道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及工具

2.研究方法

结果

1.治疗前后研究对象上颌二维测量数据及比较

2.两组研究对象上颌三维测量数据及比较

3.鼻咽的改变

4.下颌位置改变及上气道的变化

讨论

1.关于实验目的的说明

2.不足之处及改进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利用CBCT定量评价SARME和SFOT治疗成年正畸患者上颌宽度不足后对上颌骨及其周围骨缝、下颌位置和上气道的影响。
  2.对治疗上颌宽度不足时牙槽骨量的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估。
  方法:
  选取山东省口腔医院正畸患者伴上颌宽度不足者20例,年龄范围为22-32岁,平均年龄25岁,进行SARME和SFOT治疗。所有患者扩弓均采用个性化铸造的牙合面开孔的粘结式快速扩弓器,有一定的牙合垫作用。
  患者在SARME和SFOT治疗前后分别拍摄CBCT,治疗后拍摄时间为扩弓达临床目标后维持3月后。对治疗前后的CBCT进行分析,对上颌骨及其周围骨缝、下颌位置和上气道进行线距,角度,截面积及体积的测量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对比治疗前后测量结果发现上颌骨及牙弓宽度,双侧上颌骨周围骨缝间距离(颧上颌缝及翼钩)和Ba-PNS距离两组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上颌扩弓装置的牙合垫作用使上颌有前上移位伴不同方向的旋转,鼻咽在Ba-PNS水平有显著性的增加,下颌发生顺时针旋转,PP-C3iHy围成上气道有明显改善。
  2.治疗后的上后牙相对牙槽骨的相对位置角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牙槽骨量有增加,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上颌宽度不足患者经治疗后上颌宽度及其周围骨缝间距和鼻咽及上气道容积有明显改善。
  2.SARME+SFOT治疗后牙槽骨量改变方面有显著性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